姜若本来打算着金玉妍难产而死,到时候也省得她再出手。太后的青眼,流水般的赏赐,她想着怎么也得让金玉妍放低警惕,飘了起来。她还特意嘱咐金玉妍待在宫里不要随意出门免的被人冲撞,就连请安都省了,为的就是让她整日坐在宫里,再加上大量的补品,不难产,也得伤了身子。
姜若听了她的话,笑了一声,和蔼道“哀家知道你孝心,只是你如今怀有皇嗣,再加上之前遇到的腌臢事,不得不小心。”
金玉妍感动道“太后对臣妾的关怀臣妾记下了,日后必定用心侍奉太后、皇上……尊敬皇后。”金玉妍摸清了太后和皇帝心思,知道他们最尊敬皇后,但反起点小心思,就会惹得他们厌烦,比如之前的娴妃,不过是一次请安时,在长春宫座椅上眯了一会儿,就被皇上看到,以不敬皇后的罪名禁足。
果然这话让姜若满意了不少,她笑着问了金玉妍最近的情况,得知她一向安好才算放心下来。
直到姜若的目光从她身上离开,金玉妍才放下一直吊着的心,不管如何,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好。她不求太后日后会保她,只希望能在太后那儿留个好印象就行了。
众人都不再说话,只有姜若和琅嬅说东说西。
过了一盏茶后,婆媳二人才算住嘴。
堂上,姜若轻呷一口茶,慢悠悠道“嬿婉,还不给纯妃上茶,都这么久了,茶都凉了。”
魏嬿婉福福身,转身退出去茶房又奉了一盏茶过来。
姜若笑着看着纯妃,纯妃本是民女出身,还是元福特意求了先帝,把她指给元福,一开始姜若还挺喜欢这个姑娘的,温温柔柔,说话细声细语的,很有江南女子的气质。
“这是去年,乾隆五年贡上来的龙井,如今朝堂上处处用钱,咱们处在后宫,多多少少节俭些,为皇帝出一份力,你说是不是。”姜若看着她。
纯妃惶恐地站起来,怯生生道“太后说的是,臣妾一直向皇后娘娘学习,不奢靡、日常上节俭为主。”
姜若笑了笑“话虽如此,可也不能太过了,如果嫔妃们的衣服都灰扑扑的,看上去老气,没点鲜艳的颜色,难免让宫外的人看了笑话。”这话是说给纯妃听的,也是说给皇后的。
琅嬅道“眼见就入夏了,内务府新上了一批新鲜的料子,颜色鲜艳臣妾也已经给各宫发下去了。”姜若笑着对她点点头。
“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可是别说宫里了,就外面的高门大院儿也是这样,不管处在哪个位置做事前都要斟酌再三,哀家身为太后更是如此,”姜若道“像哀家身边的菖蒲、枳实都是哀家家里的包衣,再像之前在哀家宫里学过规矩的贵妃和已逝的哲妃,也都是内务府包衣。”
“她们虽然是包衣,但也是正经人家的女儿,你是汉人出身,不知道咱们满洲的规矩,今日哀家告诉你,你可得记清了,”姜若让她坐下,一字一句道“咱们满洲姑奶奶在家的地位高,不然又怎么会被称为满洲姑奶奶呢,只要她没嫁人,那她就是个好的,无论是正经的旗人还是满洲的包衣。”
作者后面这个满洲姑奶奶是我编的,但满族的闺女在家的地位确实挺高,我记得我在哪个地方看到过,具体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