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原谅我用三幅图表示我看见这首诗以后的心情。
不要骂我,你们看完这首诗也会想笑。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逗逼笑话古代翻版。
来来来,我念给你们听听。
《咏花》清代乾隆。
一朵两朵三四朵。
五朵六朵七八朵。
九朵十朵十一朵。
飞入草丛都不见。
(注意注意,最后一句不是乾隆写的,是大臣给接上的。前面三句才是乾隆的原创!)
麻蛋,这首诗写的该有多烂大家都懂了。
开始作者个人叭叭叭。
话说乾隆怎么能这么牛逼呢?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个牛逼的老爹。
因为他老爹太牛逼了,所以到了他这一代根本就不需要咋努力,从而荒废。
都说富不过三代,我看也就是这样了。
『高能警告』
【以上皆为胡扯】


没错,那一通看似很正经的话,都是我胡扯出来的。
屏幕前的朋友们,你们是否也展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好了不开玩笑了,我说真实历史了。
乾隆牛逼,不是因为他有一个牛逼的老爹,是他有一个牛逼的祖宗,他是清朝的第6代皇帝。
乾隆的原名:叫做爱新觉罗·弘历。
是不是觉得这个姓很耳熟?没错,他就是“爱江山更爱美人”里面的其中一个蓝颜。
艾草,扯远了。
嗯嗯嗯,下面开始真正科普。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男,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
乾隆六十年(1795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驾崩于养心殿,享年八十九岁。葬于清裕陵,禅位于第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即位。
植树节到,植树节到,头条百科送祝福。
算了,我也没指望你们能从咏花和爱新觉罗·弘历的个人资料里看出什么关联来,我就直说了哈。
第1点:他是满族人,满族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他们大多都“只识弯弓射大雕”而不修文学,所以才会写出这么烂的诗。
第2点:这首诗可能不是乾隆原创,而是他生搬硬套赵板桥的。
历史上有两个说法,我下面说第1个。
赵板桥不是有一首咏梅吗?乾隆在读完这首诗以后,诗性大发。
赵板桥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5片6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乾隆读完以后,就直接仿写了。
我深度怀疑,这要放现代,他能给告上法庭罪名抄袭。
第2个历史版本就是我之前说的那种。
乾隆在看见了一盘花以后就念出了这首诗的前三句,到了第4句接不下去了,旁边就有个大臣给他接上了。
我觉得第1个更符合历史一点,我对这历史没什么考究,以上都来源于网络,所以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请大家为我纠正,谢谢。
宝贝们晚安,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