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历史
2022/07/05 大河报官方账号
关注
断案之道讲究公平公正、有理有据。自古官为民申冤,一般老百姓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报官,希望官府能为其主持公道。
在历史上,著名的后晋开国君主石敬瑭,也就是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的那位,曾有一个“河东断案”的轶事典故。
在治理河东时,石敬瑭事必躬亲,经常处理一些疑难案件。一天,一位农妇来到了他的面前告状。她声称,自己家附近有一个军马场,前几日军马不知怎么跑了出来,竟然跑到了她的粟谷地里吃了许多粟谷。

于是农妇就前去和养马的军士理论,结果军士并不认账,认为妇人是来讹诈钱财,所以将农妇撵出了马场。农妇不忿,于是前来报案,希望石敬瑭能为她主持公道。
石敬瑭听闻之后召来军士当堂对质,军士还是老一套说辞,并不认为自己的马匹偷吃了农妇家的粟谷,对着石敬瑭大呼冤枉,可他也没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件事关乎军队的名誉,于是石敬瑭就询问妇人有什么证据。妇人很是无奈,只能说粟谷被马匹吃到肚子里了,是自己亲眼所见,而且粟谷地也被糟蹋得一片狼藉。
听到粟谷被吃到马的肚子里,石敬瑭捋了捋胡子,似乎想到了一个可以查出“真相”的办法。
其实他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把战马的肚子剖开,如果肚子里有粟谷,那么就可以证明妇人所说非虚,但如果没有,那就是诬告,就要处决这名妇人。

最后,人们杀死了军士的马,结果发现里面并无谷子。因此,石敬瑭认定妇人是在诬陷军士,动机是想讹诈钱财,便下令将其处死。《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一 》记载称:“遂杀马,马肠无粟,因戮其妇人。”
众所周知,石敬瑭是武行出身,自幼喜欢练武以及钻研兵法,为此他成年之后曾先后跟随唐朝名将李存勖以及李嗣源兄弟。
要说打仗,这位石敬瑭确实有两把刷子,南征北战确实立下不少战功。尤其是与后梁作战时,由于李存勖不幸被敌人围堵,他连忙带士兵冲入包围圈,最终依靠自己的勇猛帮助李存勖成功突围。
此役之后,石敬瑭也是一战成名,成为了李存勖的心腹大将。
如此人才,自然得到了许多人的赏识,其中就有当初带他进入军营,甚至还把女儿嫁给他的李嗣源。
在多次请求下,李嗣源终于从李存勖的手中要来了石敬瑭,从此二人是形影不离,如同亲父子一样。

此时的唐朝已经摇摇欲坠,石敬瑭翁婿二人看出了李存勖有自立的心思,于是二人从旁协助,最终帮助李存勖建立政权,史称后唐。乱世多变,虽然李存勖称帝,但情势的变化也是很快的。3年后他被杀害,他的义弟,也就是石敬瑭的岳父李嗣源成为了第二任皇帝。
不过几年之后,李嗣源突然病逝,石敬瑭抓住机会拥立李嗣源的长子为帝,想以此来保住自己的地位。但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却又发动叛变,一路杀到了都城。
石敬瑭马上变脸,将他一手拥立的皇帝抓住后献给了李从珂,这个举动让所有人都十分惊讶。李从珂对此非常不安,认为石敬瑭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于是想要将其铲除,结果被石敬瑭抢先一步逃走。
为了保命,石敬瑭不惜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让辽太宗耶律德光出兵帮助他,最终自立门户建立了后晋。
以上选自大河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