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的语言运用也是很有特色的。而且他还常常尝试着进行不同风格的 语言探索。 比如他的很多中短篇小说, 有的讲究精炼准确, 用一些言简意赅的短句;有的则 洋洋洒洒, 不断用排比式的长句子。所以如此,是与作者喜欢探索不同的小说写法有关。总 的说, 王蒙小说对语言是很注意推敲和锤炼的。
比如他的短篇小说《说客盈门》中, 刻画了 一个只会说套话、吃老本、思想保守而且官僚习气很重的干部形象,其中对这个人物有这样 一段描写: 他悠悠地踱着步子, 嘬着牙花子, 慢吞吞地吐着每一个字。
就好像在掂每一个字的分量;又 好像是在咂每一个字的滋味。 是的, 他的话语就像五香牛肉干, 浓缩, 醇厚。 这段描写中用了“踱 ” 、 “嘬 ” 、 “吐 ” 、 “掂 ” 、 “咂 ” 这五个字, 将这个只想着保自己 乌纱帽的人物形态很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语言运用应该说很精彩。 再次, 小说语言要尽量表现出作者的独特风格。 小说的语言运用是一种风格极富多样化的语言表现。
从大的方面来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传统的作家, 其语言风格就各有千秋。 如我们经常提到老舍的小说具有浓厚的 “京味” , 认为它们充分反映出了“老北京”的民风人情和地域文化色彩。这种很地道的 “京味小说 ” , 其语言运用就充分显示了地方特色。而所谓“海派小说 ” , 其语言风格也自 然具有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十里洋场 ” 的城市特征和相关的市民文化特色。从具体作家来看, 其小说语言的运用与特征更是不拘一格、 百花齐放。
最后,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文学语言的特殊性。语言,固然有约定俗成的语法规范和常识用法, 但同时也是非常活跃和不拘一格的。特别是文学语言,充满了想象性、象征性、隐喻性、间 接性和创造性, 有时很难以“语言常识 ” 来规范。 比如我国评论界近年对当代作家的“知识 缺陷 ” 经常有批评, “语言知识 ” 缺陷也是批评目标。 如作品的语法错误、 文字不通、 乱造 词、 出现错别字, 等等。 这类批评当然应该。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尤其名作家若老出语 法和文字错误当然不好,况且文学语言还讲究精益求精。李白能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 神 ” , 其语言魅力就功不可没。杜甫曾宣称“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 这都是 讲究语言的千古佳话。 但批评作家的“语言知识”错误时, 应该注意到文学语言的特殊性。 比如语言运用和“语境 ” 有密切关系。 如“妈的 ” 一词, 鲁迅就曾指出它在乡下有很多意思: “有时骂骂, 有时佩服, 有时赞叹 ” , 这就是和“语境 ” 有关。 又如“你真坏 ” 这句常能听 到的俗语, 从基本语义来说, “坏 ” 就是品质不好, 但出现在恋人中间, “坏 ” 却能表示能 干、 聪明、 调皮、 机智等多种意思。 人们批评作家的“语言知识错误 ” 时, 有时就没有注意 到文学语言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