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乡下不比城里。街上还没有专门的蛋糕店,孩子们过生日是吃不上蛋糕的,就连这家也是我上6年级才开始营业的呢!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几乎每年生日那天都会吃到妈妈亲手给我煎的鸡蛋。我生在农历的八月份,那个季节每个梯田都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农村的八月是收割的日子,大人经常会开玩笑:“耶,八月的老鼠不愁吃哟!” 在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养猪,冬月才是杀猪的日子,一头猪是每家一年的油水了,一般都是来亲朋好友或者逢日子才会吃上一顿。大半年下来家里的肉也快吃完了,但是这天妈总会去割点下来,取水把肉煮透,然后直到把水烧干,用锅铲把肉里的油煎出来,我总是很馋,等妈妈把油渣(没有油,带皮的油渣)铲在碗里我就拿手抓来吃,还记得那个皮咬不动就是香,我满嘴都是猪油味。锅里吱吱吱,是鸡蛋迅速摊开,散发出蛋白质的香味。猪肉腌制的时候放了很多盐巴,所以和腊肉一起的食物一般是不放盐巴的。妈妈乘到所剩无几的油渣碗里,好香啊!还是两个!我总会吃一个留一个给妈妈,但是还没开饭的时候又会忍不住吃了个边边。长大后,每个生日都能吃到各种各样的蛋糕,但是还是那煎蛋的味道让我怀念至今。而现在,却也再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煎蛋了,一是因为爸爸听电视说鸡蛋是人造,从此家里只有鸭蛋,水煮鸭蛋,鸭蛋炒饭。还有可能就是童年人小胃也小。即便如今吃遍山珍海味的我,还是觉得家里的饭菜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