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姐在加到了两个周边人的交友软件好友后,看到康妮和乙大利只顾着两个人交流。芳姐过来和康妮商量和乙大利交换座位。康妮有点儿不乐意,但面对一脸真挚的芳姐,她不能说什么,只能让乙大利去做到芳姐的位置上。
芳姐和康妮聊了一小会儿,接着就和周围的人互动起来。说了几句之后,就让康妮来唱主角。最后康妮也加了三个人的好友。
康妮对那几个年轻女孩儿很好奇,她们不为挣钱为什么要加入营销团队呢?芳姐,慢慢的告诉她。
人都是喜欢群体生活的,许多人喜欢出风头,展现自己,但许多家庭并不注重女孩的教育。许多女孩儿上初中以后就再没有上学了。家庭条件相对还不是太差,女孩们能够不用工作衣食无忧。父母养她们到成年,结婚找的对象也会是能养得起媳妇儿和孩子的家庭。于是,这些年轻的女孩们除了闺密之外,再没有集体生活。可她们的性格并不允许她们这么寂寞下去。于是她们就会早一些团体融合进去。
有的人会堕落到留恋麻将馆,最后惹事生非。这是女孩们的家庭所不能容忍的事情。于是家人会支持她们做点对家庭没有危害的事。有的人会选择志愿者组织做公益,做各种热闹但不挣钱的事情。
有的会选择跳广场舞,还有的女孩儿会直接选择加入营销团队,自由还更加热闹。有活动了,参加参加,没活动了自己用用产品。有兴趣了,向亲戚朋友推销一下,美其名曰开展自己的事业。没兴趣了一个月也不来工作室一次,也不销售或宣传一样产品。
康妮想起了心理学,在心理学中有讲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看来这做营销更要讲究心理学呀。康妮想着自己可以再重新把心理学往营销心理学方面研究一下。自己还可以去找一些像这些女孩儿那样的客户,轻松拿下,发展个普通会员。
芳姐和康妮聊这些的时候,眼睛注视着对面座位和侧面座位乘客的一举一动。侧面是一个年轻男孩儿。对面坐着老夫妻俩和一个中年男子。
当那个男孩儿要经过她俩去上厕所的时候,芳姐表现的很客气,特意站了起来,让男孩儿轻松绕出座位。当男孩回来的时候芳姐又站了起来还问男孩儿:“小伙子!你是学生吗?”那个男孩儿有点羞涩的说不是,我已经不上学了。芳姐上赶着话说:”不上学也好,早早的自由。我初中都没上完,就出来工作啦!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男孩简短的说,我没做工作。芳姐看男孩坐进去对着窗户看着并不想说话。
芳姐掉头对对面坐着的老夫妻俩说:”大姐,你要不要喝水?我要去打点儿热水。给你带一杯?”那妇女立刻笑着说:“不用,谢谢。刚才我老公给打啦!”芳姐并没有去打热水,而是跟着说:“哎呀,大姐老公对大姐真好。大姐是去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