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著名的仙山花亦山便坐落在花亦城西侧,相传百年前大名鼎鼎的花亦道人晚年时就是在此隐居,不过无论传说如何,花亦山一带山灵地杰,凭借着多方面的优势,花亦城自然而然便成了璇玑苑在江南一带的重要驻地之一。
余冬一路往南,跋山涉水颠沛流离风尘仆仆,好不容易才找到花亦城。
城外的山林里,余冬右手抵在额前,摆出一副眺望远方的姿态。
一旁还不及余冬腰长的女娃娃好奇地看着余冬蒙眼的白布。
余冬依旧保持着眺望花亦城的姿势,淡淡地道:“看我干什么?赶紧把你身上的妖气收一收,待会儿进了城里个个都是高手,要是被发现我可保不了你。”
“啊?”小姑娘仿佛才回过神来,有些窘迫地低下头往自己身上嗅了嗅,然后猛然抬头,“我不是今天早上才吃的隐身丸吗?”
小女孩——余冬给她取名叫小黄,因她原型是一条黄色的小蛇,就是那天晚上偷袭不成反被揍然后跪在地上求饶的小妖精,那天之后因为觉得自己应该报答余冬不杀之恩,誓死要跟在他屁股后面做牛做马。
余冬一开始也不是没想过甩开她,结果没想到这家伙偷袭的本事不怎么样,粘人的本事倒是不容小觑,跟块粘糕似的黏在余冬身上,硬是怎么甩也甩不掉。
最后余冬干脆放弃挣扎了,任凭这小东西跟在自己后面,反正无非就是多养一张嘴吃饭,好在幼年的小蛇也吃不了太多东西。
将小黄简略打扮了一番,觉着没什么异样,余冬便带着她悠哉悠哉地进城去了。
花亦城自古以来便是繁华之地,亭台楼阁碧瓦朱檐,琼楼玉宇高耸入云,街道上人流如织,杂耍的仪队济济一堂,舞榭歌台莺歌雁阵声动梁尘,伴随着接连不断的喝彩声,好不热闹。
余冬右手拄着竹棒继续假装瞎子,另一只手拽着因初涉人世而显得异常兴奋的小黄,在拥挤的人流中艰难前行。
日上三竿的时候,一人一妖已是走得口饥渴难耐,余冬正寻思着要不要找个桥墩子歇歇脚,谁知一个稍不留神手上的力道陡然一空。
按捺不住兴奋的小黄瞬间消失在人群中。
余冬内心暗骂一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那小丫头片子逮住然后狠狠揍一顿。
晌午,烈日炎炎,蝉噪不断,有些人耐不住高温,回家歇息去了,人群终于渐渐散了些。
余冬也不清楚自己走了多久,何况还蒙着眼,突然,前方传来人们的惊叫声:“有人落水啦!”
“怎么还是个小孩子?这是谁家的孩子啊?”
闻此,余冬心头一紧,快步走了过去,挤开人群站上桥边,好在他感应到那个落水的孩子不是小黄。
突然,一个人拼命冲过来,余冬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好险才稳住脚没有掉下去。
那人绝望地嘶吼起来:“孩子!我的孩子啊!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孩子啊!”
余冬:“……”
随即那人突然转身狠狠拽住余冬的胳膊,哀求道:“道长,您菩萨心肠,救救我的孩子吧……”
余冬为难道:“可我不会游——”
“泳”字刚到嘴边,突然一股刺耳的声波直直地刺入双耳,随即一阵天晕地旋的感觉传来,余冬险些没晕死过去。
人群的嘈杂声像是突然变得很渺远,余冬依稀只知道周围有很多人,可那些声音缥缈而嘈杂,像是那些久远的记忆,很多场景已经模糊不清了。
余冬赶紧调整气息,好半晌才定住神,妇人带着哭腔的求助声再一次变得清晰起来。
余冬刚要说话,身后陡然传来一股力道。
妇人哭得喘不过气了,桥上的人只能在一旁安慰,却无一人纵身下水去救那落水的孩童。
人群之中突然有人大喊一声:“璇玑苑的人来了!”
人们像是突然看到了希望,刚来得及露出欣慰的笑容,回头却发现刚刚还被妇人拽着的道长一言不发突然就纵身扑进水里。
人群当即爆发出一阵惊呼,纷纷涌到桥上探着脑袋往下看。
落水幼童挣扎哭喊的声音越来越小,下水的人却没有再浮上来。
璇玑苑的人赶来了,水下的人还是没有浮上来。
璇玑苑的几个修士下水开始救援行动,那人依旧没有浮上来……
至此,看热闹的群众终于意识到,那人根本不是他们所以为的舍己为人——他是没站稳自己掉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