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山作为佛山虽然名声臭了,但群芳园乃是青楼,选址于此,不仅没受影响,反而更添了一丝艳名。真正苦于此事的是那些于菩提寺清修的和尚,忘尘虽是个假和尚,但菩提寺之所以能够香火旺盛,便是里面并不缺苦修且有本领的真和尚,奈何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出了忘尘一事后,菩提寺香火败落,寺内和尚的日子也开始难过起来。
夏日炎炎,又碰上日上中天,正是最热的时候。街上行人皆是步履匆匆,不愿在街上多待,火热的光线晒得人们睁不开眼,几乎没人注意到天际东向隐有紫气沸腾。
龙套(钦天监)陛下,有大吉之兆,紫气东来,是国家繁荣昌盛之象啊。
龙套(大太监)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定是陛下多年来励精图治,感动了上天,才降下福象,以慰黎民。
当代云阳国国君,因着幼时国家初立、朝政不稳、百废待兴,是真真正正跟着先帝吃过苦头的,自即位以来,兢兢业业,处理朝政,一日不辍,颇有明君风范。故此,听见赞誉,并不亏心,还颇为自得的点点头以示赞同。
#龙套(国君)传朕旨意,自朕即位以来,节俭爱民,锐意图治,国家内政修明,承蒙上苍恩德,特意降下福祉。朕决定大赦天下,与民同乐。
龙套陛下圣明。
龙套陛下圣明。
菩提寺中有一棵千年菩提树,具体年岁已经无法考究,只知自建寺以来它便在了。年岁尚轻的小和尚心性未定,耐不住清修之苦的时候,经常喜欢来此树下休憩。巨大的菩提树枝繁叶茂,不仅可遮阳,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各类各色的鸟儿于枝头上歌唱,宛如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这是寺里难得的好去处。
这日,几个小沙弥结伴来此纳凉,意外发现菩提树下有一襁褓,襁褓里是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见到有人来,也不怕生,只是一双清若琉璃的眸子直盯着正对面的人看,被看的小沙弥只觉得浑身仿佛犹如灵泉洗涤,夏日的燥意忽就褪去了,只留满心安宁。
龙套(小沙弥)主持,今日弟子在菩提树下发现了这个男婴,不知是留在寺中还是送到山下的善堂,还请主持决断?
若是在菩提寺香火旺盛时期,一般被送到寺中的幼儿通常都被视为与佛有缘,留在寺中长大。但自从出了那件丑闻,菩提寺的香火就败落下来,挨不住清苦生活的和尚早早下了山,要么是直接还了俗,要么是去了其他寺庙高就。只留下一些清修耐吃苦的老和尚和懵懂不知事的小和尚。虽然后来改朝换代,时光流逝,兴衰更迭,但菩提寺中的“清苦”却是一直保留了下来。
龙套(沙弥1号)主持,要不还是送到善堂吧,寺里实在困苦,无力抚养了。
#龙套(沙弥2号)可是寺里已经很久没有新的小沙弥了,主持,把他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