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千字文》
歌手:庄典
填词:周兴嗣
谱曲:庄典
歌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扩展资料: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因此,《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合乐成为歌曲。歌词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现代一般是配合音乐,便于哼唱的语句。
基本解释
[words of a song] 声乐作品中的词句
多样的歌词配上与之吻合风格的音乐[1]
引证解释
指歌曲的唱词。
唐宋之问《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
《旧唐书·音乐志三》:“时太常相传有宫、商、角、徵、羽《宴乐》五调歌词各一卷……词多 郑 卫 ,皆近代词人杂诗。”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男遗女一扁担,上镌歌词数首,字若蝇头。”[1]
时太常相传有宫、商、角、徵、羽《宴乐》五调歌词各一卷……词多郑卫,皆近代词人杂诗。
起源与发展
中国最早的歌词是传说中的只有四个字的《涂山氏歌》:候人兮猗。《诗经》就是入乐歌唱的,所谓南、风、雅、颂,本部都是音乐的名称,三百篇,无一不是音乐文学。以《诗经》为标志,音乐文学成熟了。[2]宋词、元曲均是一种歌词,除独立吟诵外,亦可以配合歌曲,以当时的汉字发音唱出。可惜现时大部分曲谱已失传,而且因语音变化相当大,古人亦无录音设备,才使今人难以把这些词曲咏唱出来。
及至今天的戏曲、歌剧、音乐剧、流行音乐等等同时涉及到文学和音乐的创作,作品的文词部分仍称作歌词。
创作歌词,一般称为填词或作词。
到了互联网的时代,歌词被赋予了更智能化的性能,拿QQ音乐APP举例,一名用户能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歌词文本,还有歌词跟随歌曲精准滚动、外文歌词搭配的翻译歌词、甚至还有长音频内容下面展示的AI歌词以及AI翻译。而在网易云以及市面上众多的音乐APP赋予了歌词“美”的含义,分享“歌词海报”到朋友圈甚至成为了当代用户分享音乐的方式。
作用
由于歌词表达了歌曲的宗旨和灵魂,阐述了一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和主旨,所以即使年代久远,有的歌词也不容易忘记。歌词的好坏有时候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一首歌的好坏,因此很多著名的歌手也会请著名的填词人来创作,当前歌词创作比较优秀的人有林夕、方文山、罗大佑、李宗盛、高晓松、李焯雄、黄霑、徐佳莹、薛之谦、陈信宏、黄伟文、林若宁、黄俊郎、许嵩、毛不易等。
随着人对歌词的重视,歌词这一文体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借用。随着越来越多高素质文人选择歌词创作,流行歌词的艺术水准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