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落花——花语馆
本书标签: 现代 

油桐

落花——花语馆

油桐(学名: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 Shaw)是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色,近光滑;枝条粗壮,无毛,叶片卵圆形,顶端短尖,基部截平至浅心形,下面灰绿色,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无毛,花雌雄同株,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花瓣白色,有淡红色脉纹,子房密被柔毛,核果近球状,果皮光滑;种子种皮木质。3-4月开花,8-9月结果。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越南也有分布。通常栽培于海拔1 000米以下丘陵山地。该种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植物;桐油是外贸商品;此外,其果皮可制活性炭或提取碳酸钾。

栽培技术建园整地建园的主要工作就是整地。不同的地势、不同的土壤都有不同的要求。梯级整地油桐丰产林的整地,要求普遍采用梯级整地。用半挖半填的办法,把梯面一次修好,改成若干水平台阶,上下相连,形成阶梯。每一个梯面为一油桐栽植带。梯面距离、梯面宽度因坡度和栽植株行距的不同而异,一般是坡度越大,梯面越窄。梯壁可采用石块和草皮混合堆砌而成。梯面反坡向内倾在内侧开宽30厘米、深15厘米的竹节沟蓄水。梯级整地适宜在缓坡地进行。[4]带状整地坡度25度左右的地区不宜采用梯级整地,因为填挖多,坡面动土太宽、梯壁高、壁埂不牢,容易崩塌,所以应采用“等高带状整地”或“等高沟埂”的方法。等高带状整地,沿山坡等高线按一定宽度开垦,带与带之间不开垦,留生土,每隔3-5带开一等环山沟截水。等高沟埂,沿山坡等高线开沟,将挖出的土堆放在沟的下方,在埂的半壁栽树。沟深30-40厘米、宽40-50厘米,沟距应根据栽植密度而定

繁殖方法植苗造林油桐造林有直播和植苗两种繁殖方式。直播造林就是将经过精选的油桐种子,直接播种到整好地的穴中,方便省工,是油桐造林的传统方法。而在“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渠旁)、“四边”(地边、沟边、路边、渠边)和桐农混作的栽植方式中,常以植苗造林为主。[4]培育壮苗苗木培育方式有两种:①营养袋育苗。营养土配方为土杂肥、林地表土、腐熟饼肥、磷肥5:5:1∶1,将其充分拌匀、装袋。将种子用50-60℃温水浸泡12个小时后,取沉底的种子,于2月下旬播种入袋,每袋1-2颗。当小苗在拱苗期至展叶前,移苗上山定植。这种方法成效较好,可避免伤根。②大田育苗,低床密播,随采随播。秋季桐籽采收后,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整地作低床,床宽l米,深15-20厘米。将床底部平整后,密播一层种子(每平方米播种2.5千克),不重叠,再覆土10-15厘米,使床高出两边步道,床面覆盖稻草或杉树枝,以保湿防鼠。苗床四周开沟排水,以防积水。第2年3月或4月上旬,取已发芽的弓形苗造林。未发芽的种子继续埋入土中,5-7天后再挖第2批弓形苗,连取3次,第3批后弃之。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严寒,栽培区域范围在北纬22°15’-34°30';东经99°41'-122°07'。年平均温度16-18℃,在10℃以上的活动积温在4500-5000℃,全年无霜期240-270天,能耐冬季暂短低温(-8- -10℃),长期处于-10℃以下则引起冻害。遇春季晚霜及花期低温受害极大。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可与花生、油菜、芝麻、赤豆、蚕豆等间作,亦可与杉树、茶树混交。[3]

植物文化每年的四月和五月,是台湾客家庄最美丽的时节,因为这是油桐开花的时节。这个时节走在山间古道上,只见古道两侧开满洁白如雪的油桐花。油桐树下,落花洁白,花絮飘飞,宛如飘雪。勤劳而不乏浪漫的客家人便给油桐花取了个美丽的名字——五月雪。地面上“落满”了“桐花”,脚步踩到哪里,哪里的“油桐花”便纷纷散开,让人产生一种美妙遐想:走在林荫小径上,洁白无瑕、沁人心脾的“雪花”,在轻风中飘摇、飞舞,令人沉醉。诗人陈翥的一首咏桐诗:“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素奈亦足拟,红杏宁相加。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着。歌管绕庭槛,翫赏成矜夸。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原来人们自古就有喜爱油桐花的情结。

上一章 水仙花 落花——花语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