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儿,既然你已应允册封珊珊为后,怜心为妃,何不借此良机,将怜心之父林百福林县令召回都城观此盛典。同时,在都城为其授予宫职,赐以府邸,使父女得以团聚。至于珊珊,虽父母已逝,但白将军尚有两兄一姐,白夫人亦有一兄。值此立后大典,不妨邀请他们前来观礼。至于珊珊,虽双亲已逝,但白将军尚有两位兄长与一位长姐,白夫人亦有一兄,何不趁此次册封大典,邀他们共赴都城,见证这荣耀时刻?毕竟,珊珊已伴你左右,寻访哀家五年有余,其家人定是思念心切。何不趁早下旨,于立后旨意颁下之前,让珊珊与家人多些欢聚时光?太后与玉龙之所以提出此议,皆因儿子的终身大事已尘埃落定,太后心中倍感欣慰,对这两位儿媳妇亦生出了几分慈母之情。她期盼着珊珊与怜心在入宫前能尽享天伦之乐,与家人共度一段温馨美好的时光。
如此安排,既彰显了帝王家的浩荡恩泽,又能使两对父女、亲人得以欢聚一堂,真可谓是两全其美之策。
“此事便依母后之意而行!儿臣悉听母后吩咐。若母后无他事,儿臣便先行告退了。”玉龙恭敬地回应,语气中既有喜悦又含无奈。
雍华宫内,承欢殿内,一派喜庆祥和之气弥漫。
怜心自巧玉府邸归来,脚步轻快却难掩心中的忐忑。雍华宫内,太后早已翘首以盼,她的面容上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仿佛早已知晓即将发生的一切。
怜心步入殿内,与太后相对而坐。太后那双历经沧桑却依旧温暖的手,轻轻拉起怜心的柔荑,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怜心,哀家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龙儿已经答应,要立你为妃了。”
怜心闻言,声音中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颤抖,她难以置信地问道:“太后娘娘,国主真的同意纳臣女为妃了吗?臣女真的可以永远陪在太后的身边了吗?”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泪光,那光芒中既有期待,又夹杂着一丝不安,仿佛害怕这一切只是梦境中的虚幻。
太后见状,慈爱地笑了,轻轻拍打着怜心的手背,语气坚定而温柔:“是真的,龙儿亲口答应哀家的,你大可放心。”
怜心闻言,眼眶泛红,声音哽咽:“那臣女多谢太后娘娘的成全。”
“还叫什么太后,你应当改口叫母后才是。”太后轻抚着怜心的发丝,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慈爱,仿佛是在看待自己亲生女儿一般。
怜心闻言,脸颊微红,有些羞涩地低下头:“这……太后,还是等举行了封妃大典,或是等国主颁布了封妃圣旨后,臣女再改口吧。不然,旁人定会认为臣女猖狂无礼,不懂规矩。”
太后闻言,赞许地点点头:“怜心,你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此时,雍华宫的宫人们听闻太后传来的喜讯,纷纷前来道贺:“太后娘娘大喜,林姑娘大喜!”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吩咐道:“赏,重重有赏,人人有份!”宫人们连忙谢恩退下,整个雍华宫洋溢着欢声笑语。
太后拉着怜心的手,继续说道:“怜心呀,龙儿已经召了你父亲前来参加封妃大礼,并同意让你父亲来都城为官,赐个府邸让你们父女团聚。”
怜心闻言,惊喜交加,声音中满是激动:“太后娘娘,这是真的吗?我父亲真的能来都城为官了吗?”她的眼眸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仿佛这一刻,所有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太后笑着拍了拍怜心的手,安慰道:“是真的,哀家怎会骗你。”
怜心感激涕零,就要跪下谢恩,却被太后一把扶起:“等你父亲和白家的人来都城,哀家便让人拿你和珊珊的生辰八字去合一合。等合完八字,就可举行立后和封妃大典了。”
怜心轻声问道:“太后娘娘,不知国主准备赐给我父亲的府邸在什么地方?臣女也好提前整理,方便父亲入住。”她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期盼,仿佛已经看到了父女团聚的美好画面。
太后温柔地看着她,细细问道:“这事龙儿还没定下来,不知怜心可有喜欢的地方?”
怜心想了想,轻声说道:““太后娘娘,臣女初至都城,谈何有所喜爱之处。不过与巧玉颇为不过和巧玉比较熟,想着府邸可以离巧玉近一点,以后也方便去找她说说话。”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已经看到了和巧玉在府邸中谈笑风生的场景。
太后闻言,笑道:“噢,原来是这样。哀家记得巧玉府邸旁边是空着一个府邸。既然如此,哀家就和龙儿说一声,把巧玉府邸旁边的府邸赐给你父亲吧!”
怜心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激地说道:“多谢太后娘娘的成全。臣女一定铭记在心,永生不忘。”
与此同时,大明宫谨身殿内,玉龙正端坐在案前,提笔写下立珊珊为后和立怜心为妃的圣旨。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玉龙看着自己所写的圣旨,心中暗自思量:珊珊,我终于要娶到你了。你陪我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吃了那么多苦。如今,你终于要成为我司马玉龙的妻子,我的王后了。想到这里,他的心中充满了甜蜜和满足。
随后,他将圣旨颁布了下去,整个都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林百福迅速而妥善地完成了枫荷县的公务交接。尽管身为七品小官,公务相对简约,但他依旧一丝不苟。当地的官员们,闻讯他的女儿不仅救了太后,还成为了国主的妃子,预见到他前途无量,纷纷竞相巴结,极尽谄媚之能事。不出一月,林百福便快马加鞭,抢在白家与康家之前抵达了繁华的都城。
玉龙国主体贴入微,特地命人将巧玉家相邻的宅邸整饬一新,作为怜心与其父的新居——林府。当怜心从太后口中得知父亲已至京城的消息时,她连忙向太后告假,心急如焚地赶回了都城中的林府。
父女重逢,一番简短而温馨的寒暄之后,怜心的目光被一旁站立的一位陌生丫鬟所吸引,她好奇地问道:“父亲,这位是?”
林父连忙介绍:“这是我特意为你挑选的贴身丫鬟,名叫倩儿。”
“倩儿,还不快来见过小姐。”林父催促道。
“倩儿见过小姐。”倩儿恭敬地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倩儿,我和小姐有些私房话要说,你先去帮小姐整理一下房间吧。”林父吩咐道。
“是,老爷,小姐。”倩儿应声退下,行事颇为伶俐。
待屋内仅余父女二人,林百福神色庄重,对着怜心大礼拜下,激动地说道:“老臣林百福,拜见怜妃娘娘。”
怜心连忙扶起父亲,目光又落在那名陌生的丫鬟身上,心中疑惑再起:“父亲,那位丫鬟是?”
“怜儿,倩儿是我花费重金为你寻来的贴身丫鬟。据闻,她和她的母亲曾是宫中之人,对后宫的种种隐秘与手段颇为熟悉,甚至还掌握着一些宫廷秘药,定能助你在后宫中赢得国主的宠爱,早日诞下王子,让我林家……”林父压低声音,言语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与期盼。
“父亲,你是如何找到她的?她为何会愿意帮助我们?”怜心不解地问道,眉头微蹙,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我多方打听,终于得知有这么一对母女。我设计救下了她们,如今她们为了报答我的恩情,愿意让倩儿随你入宫。”林父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与自豪。
“原来如此。”怜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她深知后宫波谲云诡,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
“对了,怜儿,不知国主何时会举行立后封妃的大典?”林父又问道,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与渴望。
“应该还需些时日。对了,父亲,我出宫前太后还提及,一会儿会派人前来拿取我的生辰八字,去钦天监与国主的八字进行合婚。这一点你无需担心,我早已准备妥当。”林百福答道,声音中洋溢着喜悦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