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男孩子也好,女孩子也罢,如果不是出于男女之情,就不要和异性走得十分近,有事没事无话不谈,毕竟,频繁聊天是会产生喜欢的错觉的。
喜欢的定义是什么呢?
喜欢,应该是大大方方地接受和认可,不应该是任何含糊其辞和模棱两可。毕竟,像叶向晚这样清醒的人,只会看得见明确的喜欢。
可是叶向晚还是喜欢林夏。
他们继续经常性深夜会谈。有一次在东北极寒的冬天,天空飘着极寒的大雪花,叶向晚的羽绒服拉链坏掉了,卡在夹缝里,怎么拉也拉不上,林夏就卑躬屈膝,在食堂门口的台阶上给叶向晚拉拉链。那是叶向晚第一次离男生那么近,她感觉林夏是个很温暖的男孩子,也听见自己的心在怦怦跳。还有一次在班里吃晚饭,因为晚饭时间虹姐一定会在办公室里盯着监控,听大家在聊什么,所以一般大家都会捡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来说,聊起骑自行车,叶向晚因为小时候弹琴家里怕摔了手一直不让学,所以至今不会骑自行车,周围人都表示震惊和好笑,叶向晚正下不来台,林夏转过身来,郑重其事地说,我教你。周围人哑口无言,叶向晚也得以解围。人在下意识的动作下,会不自觉地身体先于脑子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叶向晚因为林夏这些下意识的举动开始有些怀疑,林夏是否也对自己有好感呢?抑或是发于情止乎礼?不过,那时候她没有太大的心思考虑这个,她只觉得,最令自己烦心的还是自己的成绩。
眼见着一节一节高昂的补课费花出去,但叶向晚的成绩停留在班级的中游,现在想想,成绩耽误应该就是在网课的那八个月吧。叶向晚的家庭就是单纯的工人阶级家庭,父母挣钱都十分不容易,但叶向晚的成绩并没有因为一节课100元到400元不等的补课而有什么起色。父母将一切归咎于叶向晚自己不上心,叶向晚心里干着急,最可怕的是叶向晚开始一次次地对自己失望。任何情况下,只要自己对自己还有信心,前途就是光明的,但叶向晚不一样。她对自己十分失望,失望到自己在父母的责怪中一次次沉默,每一个高三的深夜都是在自己的泪水中睡着。第二天又要若无其事地去上学,日复一日。她知道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对自己的期待都很高,但有的时候自己欲戴王冠却不能承其重。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种极度消极的情绪终于在一次大型考试后爆发,叶向晚和父母吵得不可开交,她觉得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已经非常大了,可父母还在给自己不断施压,再加上父母的专制已经到,对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的零花钱要细化到每一点钱都花到了哪里,这一切对一个在准备高考的高三毕业生身上来说近乎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