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剧背景,请勿上升剧情勿上升蒸煮
帅气狂拽狷四爷攻×高智商傲娇三土受
路垚什么情况?
乔楚生死者沈大志,淞沪警察厅闸北分厅户政科科长。死亡时间昨天晚上十点左右。
路垚死因呢?
乔楚生目前呢,还不明确。死者右手握枪,天花板上有个弹孔但身上却没有,头部几乎被砍断了。而且案发现场门窗都已反锁没有任何人进出。走吧,上楼看看。
路垚不,这一单我不接了。
乔楚生为什么?
路垚巡捕房在租界,警察厅在华界 政商关系错综复杂,两头掐得厉害,我可不想淌这趟浑水。
白幼宁是啊!华界的案子为什么交给你们办了?
乔楚生分厅厅长是老爷子的门生,老爷子让我尽快处理不要影响他的仕途。只要能保住他的位置,价钱好商量。
路垚大家都是兄弟,谈钱多俗啊!但是你这块表……
乔楚生我这表呢是我朋友送给我的,如果你喜欢帮你订一块,一个月就到。
路垚这样啊,那算了算了算了~
路垚你还别说,这表做工真的没得挑。男的送的女的送的,以后有这么大方的朋友给我也介绍两个。
乔楚生赶紧好好看看!
路垚一进案发现场第一件事不是看尸体,而是旁边全球限量一百台的最新款留声机,乔楚生答应他如果破了案就让厅长把这台留声机加上唱片都送给他。
白幼宁想拍照被乔楚生制止了,这种断头尸不要登报。
路垚一看到尸体的惨状就恶心地到一边呕吐。
白幼宁发现科长的桌上摆着一份结案报告。报告是民国4年的刽子手连环杀人案,十年前的旧案。
听警员说沈科长十年前抓到了刽子手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才当上的警员,此前他只是一个巡逻的。
民国初年,因取消了斩首这一刑法,松江的刽子手王一刀在家闲着没事干手痒连着杀了好几个人,后来被巡夜的沈大志拿下。处决前,王一刀在刑场上放话,说将来还会还魂回来报仇。此事当时很轰动还上了报纸。
路垚一直捣鼓着留声机。白幼宁看着案发现场的风扇觉得很可疑,如果身形足够小,应该能够从扇叶钻出去。
但是警员说昨天晚上他们进来的时候风扇是开着的,是后来他觉得这房间阴气太重了才关掉的。
白幼宁拿了刽子手连环杀人案的相关卷宗给正在喝茶的路垚。路垚借口有阅读障碍让白幼宁讲给他听。
民国初年,斩首改枪决,人称王一刀的刽子手失业后无所事事,日日买醉。民国四年一月三日深夜,王一刀在酒后偶遇一侥幸逃脱的杀人犯。言语间,与犯人发生冲突。他趁着酒意将对方拖到阴暗处一刀斩杀。
案发后,王一刀迅速被锁定为凶手,然而,在追捕王一刀的过程中接连发生了两起斩首命案。由于此案迟迟未破引发了市民恐慌,警局巨额悬赏王一刀。
随后,在王一刀二月五日再度作案时,被一个临时巡警在香满楼门前抓获,也就是在抛尸时被抓。被捕后,连夜审讯,王一刀对杀人罪行供认不讳,毫无悔意。次日深夜,对他执行了枪决。
王一刀杀的人,第一个是侥幸脱罪的杀人犯,第二个是刚刑满释放的惯偷,第三个是鸦片贩子,而第四个,只是个教书先生。
案发当晚,王一刀从相好家出来,偶遇教书先生,两人发生肢体碰撞,王一刀觉得被冒犯当场将对方斩杀。
前三个都有案底,这第四个有点蹊跷。而且第四个是用小刀刺穿心脏,虽然都是用刀,但杀人手法不一样。
卷宗行文也有问题。前三起都是第三人称的客观描述加上第一人称的口述,其中占比是三比一,而第四起基本上就没有了第一人称的口述。也就是说,第四起可能是被人栽赃或者严刑逼供。
路垚来巡捕房找乔楚生询问十年前在刽子手连环杀人案里那个被杀的教书先生现在还有没有能联系的上的亲戚朋友。
路垚想写字的时候发现巡捕房的纸都是工业造纸,从民国初年就已启用。而沈科长桌上那张卷宗并不是,也就是说这份卷宗是假的。
路垚你的派克笔不错,借我玩两天
乔楚生看着路垚的背影,笑舔着后槽牙。
乔楚生小财迷~
路垚又去了案发现场,听上了音乐。厅长说他与沈科长的关系还可以,沈科长也算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沈科长的人缘还不错,就是业务能力差一点,从刽子手杀人案后他就再也没有办过一件像样的案件。听厅长的口气,他对沈科长其实不太满意。
白幼宁查出来了,教书先生被杀那日跟同事说要去长三堂给一个青楼女子赎身。只不过当天还没到呢就被王一刀给杀了。
路垚跟着乔楚生来长三堂,可是她们根本不和路垚说任何线索,而乔楚生却轻而易举地知道了该知道的。
路垚坐在一边咬牙切齿,看着他们耳鬓厮磨觉得心里痒得难受。
听青黛姑娘说跟教书先生相好的琬清认为人不是王一刀杀的还去警局闹过几次,后来不了了之了。没过多久她就赎了身,据说现在混成了名记。
路垚和乔楚生回家的时候发现白幼宁正在做菜,都快把厨房炸了。路垚心疼地看着他被浪费了大半瓶的意大利手工初榨的橄榄油。
路垚和白幼宁没说几句就吵起来了。乔楚生看着他们俩心里很不是滋味,眉头皱成一团。
白幼宁回忆起来从业了十年的女性撰稿人还真有一个,在申报上班,笔名成蹊。
乔楚生觉得这名字很耳熟,第四个死者,梁文同,字成蹊。
路垚跟着乔楚生去了申报询问撰稿人成蹊的真实身份。社长硬着嘴不肯告知,还威胁乔楚生如果他动武,明天的头条他不敢保证会写成什么样或者干脆让他把报社也烧了。
乔楚生急得真的要冲上去打人被路垚拦住了。
路垚找到了稿费支出单,上面有成蹊的地址。
乔楚生你哪里弄来的啊?
路垚就在社长桌上啊。
路垚你出门都不带眼睛的吗?
乔楚生看着路垚的背影,腹诽,眼里都是你,哪还能看到别的东西。
他们到了成蹊的家,路垚看着成蹊的很多绝版的书爱不释手。
那份沈科长桌上的卷宗是琬清寄过去的。听到乔楚生说沈大志把卷宗放在桌子上她也是很怀疑,也很好奇沈大志究竟是怎么死的。
路垚看到了成蹊桌上的病历和手上的针孔断定她并没有嫌疑。成蹊有急性肠胃炎,案发当晚,她在圣玛利亚医院打针,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凌晨一点。
路垚又嘲笑了一次乔楚生出门没带眼睛。
这些年来,琬清一直在暗中调查当年的案件,最终她发现,杀死梁文同的不是刽子手而是已经晋升为科长的沈大志。
据目击证人说,案发当晚,王一刀醉倒在地,根本没有能力杀人。那晚梁文同来给成蹊赎身的时候刚好撞见了醉酒后的沈大志才酿发了血案。
事实也好,猜测也罢,当晚,成蹊寄给沈大志卷宗时还给他留了一封信。她告诉他,如不认罪,她便将此事登报。结果当晚他就死于非命。
乔楚生还是怀疑成蹊是杀人凶手,但是她不可能同时买通几十个人证。
路垚和乔楚生来到了香满楼,十年前王一刀就是在香满楼前面抛尸被捕。
路垚进了包间后就一直四处查看,乔楚生给他倒了杯水。
香满楼老板乔探长您来了!
香满楼老板哟,今天怎么没带女朋友啊!
路垚他有几个女朋友啊?
香满楼老板这位小哥您是?
路垚我是他男朋友。免贵姓路。
香满楼老板路兄弟,你好你好你好。
乔楚生宠溺地看着路垚
乔楚生别听他胡说八道啊。我们这次来呢,是要打听一下十年前的案子。
香满楼老板十年前那个案子,是哪桩案子啊?
乔楚生十年前你们店门口有个刽子手被抓了。
老板为难地低着头思考
香满楼老板我们店门口十年前,探长,您能不能提点醒啊,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乔楚生十年前,二月五号。
香满楼老板难怪嘛难怪嘛,我们香满楼在十年前二月六号开张,上午十点挂牌仪式,白老爷子也来了还送了花篮。天大的面子,我记一辈子呢!
乔楚生日子没记错吧?
香满楼老板这哪能记错呀,那年的二月六号腊月二十三这是我专门请大师给算出来的,黄道吉日。
乔楚生行,我们知道了。这样,你下去给我们俩备点宵夜吧。
香满楼老板今天你们有口福了,刚到的靖江刀鱼,我请后厨包了点小馄饨,待会儿给你们送上来尝尝鲜啊!稍后稍后啊稍后……
路垚有点意思啊。
乔楚生想到什么了?
路垚没什么,哦对了,你那个派克笔漏墨我想修一下再还给你。
乔楚生送你了快说吧。
路垚笑着朝乔楚生点了个头
路垚根据卷宗显示,二月五号晚上王一刀杀人在香满楼前抛尸的时候被捕,然后连夜审讯在二月六号晚上被枪决对不对?
乔楚生没错啊!
路垚可是香满楼二月六号早上十点才挂牌,也就是说在王一刀的口供里绝对不可能出现香满楼三个字。
乔楚生所以你的意思是,口供是伪造的。
路垚如果沈大志真的是谋杀教书先生的凶手,那么他想把罪名推到王一刀身上只能够串通跟他一起的警察去做假的口供。
路垚可是当天晚上他们看到的应该是一个还没有挂牌尚待开业的酒楼。但是为了让这个口供看起来更加真实详尽,然后他们又回来转了一圈,可是他们没想到,正是香满楼这三个字让他们露出了马脚。接下来……
乔楚生就必须找到当年跟沈大志一起给王一刀录口供的警察。
乔楚生起身拍了拍路垚的肩
路垚你干嘛去?
乔楚生查档案去。
路垚吃完再查不行吗?
路垚起身追上去,这时老板刚好端着馄饨上来了。路垚为了一饱口福,匆匆塞了好几个在嘴里追上去了。
他们检查了一晚上的档案,第二天一大早,坐在厅长办公室里等人。
他们发现,十年前,和沈大志一起审讯王一刀的人就是厅长。
通过查档案发现,警局不久前着了火,烧毁了一批旧档案,包括十年前的。还好乔楚生人脉广,找当时的老警察打听了一圈才知道,是厅长和沈大志一起审的。他也正是从那个案子起才开始飞黄腾达的。他们怀疑,十年前是厅长杀了教书先生,随后与沈大志一起栽赃嫁祸给王一刀。
十年前,王一刀连斩三人,他奉命缉拿,在香满楼附近查到嫌犯的踪迹。在追击过程中,他与犯人发生肢体冲突,随后误杀了赶往长三堂的教书先生。他用王一刀的巨额悬赏和转成正式警察编制做条件买通了在此巡逻的沈大志。
随后,他和沈大志连夜审问王一刀,趁对方宿醉,一鼓作气让他认了前三桩罪名,并把误杀的第四人也栽赃到他头上。
他们认为十年前的旧案从此了事,没想到十年后琬清寄了一份卷宗给沈大志,逼他认罪。沈大志也是一个老实人,直接就被吓蒙了想找厅长商量对策。结果厅长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他杀了灭口。
凶手提前做了两件事,在窗帘下露出的部分,放置了一面镜子,在其对面的视觉死角放置了一扇通电的风扇。因此,凶手可以从被窗帘挡住却没有通电的风扇穿出,而进入房间的人却会误以为风扇一直在转。
案发后整个院子都没有人再进出,说明凶手就隐藏在警局里。厅长逃出房间,再混入一楼大厅,假装跟大家同时听到枪声。早上警员告诉路垚他关了风扇,那么在案发后他们到来之前能够取回风扇的人只有厅长。
在精明的罪犯,也会在犯罪现场留下蛛丝马迹。此案的实证就是从厅长警服上掉下来的扣子。路垚在案发现场发现后,特地在扣子上绑了条红线,为了引出凶手。
其实这颗扣子是路垚偷偷从厅长衣服上割下来故意放到风扇上的。只有凶手才会担心自己是不是留下什么线索,厅长发现了扣子后就把它藏起来了。
这就是不打自招了。聪明反被聪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