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如自己不便出面,阿珍又是个老实人,倒是宝儿从小在她身边长大,因为她的关爱和保护,使得这小丫头从小就不像别的丫头那样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很是聪明活泼、口齿伶俐,她决定让宝儿拿一些绣品去附近的绣庄碰碰运气。
从前在娘家的时候,毓如因为贪玩,经常带阿珍去自家店铺玩,还偷偷学着掌柜如何与人谈生意。这下宝儿要出门推销绣品了,她便她将自己知道的一些谈生意方法都一股脑的教给宝儿,小丫头倒也聪明,几遍就学的有模有样。
附近有两家绣庄,宝儿先去了七彩绣庄,她刚说明来意,还没等她拿出绣品,就被掌柜的给她轰了出来。她白了一眼那掌柜的,说他不识货,转头又跑到玲珑绣庄。
玲珑绣庄的于老板刚好在,宝儿很有眼力劲儿,一进门就看出谁是老板,笑容灿烂的先把绣庄里展示的最显眼的两件绣品夸了一翻,接着把自己所带的绣品拿出来他请品评。
一个小丫头故作老成的样子挺有意思,于老板饶有兴趣拿起她的绣品翻看。于老板从事绣品生意多年,好绣品一看就舍不得放手,虽然都是些小东西,但他一看就知道经手之人技艺超群。宝儿见他爱不释手,乘机说明来意,他考虑片刻就拍板收购所有绣品,有多少要多少。宝儿心里雀跃,幸亏夫人教过她到店里怎么识人,怎么引起老板兴趣。
玲珑绣庄自从销售“茹夫人”绣品,生意节节攀升,宝儿每次去送货,于老板都笑的合不拢嘴。一段时间合作下来,双方已有了默契,两家形成互为供货商。
毓如的布料、绸缎、针线等原材料就在于老板处拿,于老板提供给她的原材料都是上好的,价钱也公道,这样也省得她抛头露面出去找原材料,绣成绣品再卖给于老板,毓如实际也就赚个手工钱。
由于用料好,绣功更好,不到半年,“茹夫人”这个牌子的绣品很快就受到江城的官商夫人、小姐们的追捧,可是只有毓如和阿珍两个人在绣,产量实在有限,常常供不应求。尤其是婚嫁绣品,有头有脸的人家都想用“茹夫人”的,于老板恨不得天天催货,毓如却不急不燥,慢工出细活在,一时竟变得奇货可居。
很快江城很多人都知道城西陈家老宅有个绣功非常好的“茹夫人”,附近很多女孩子都想来学绣花。于老板让宝儿带话,建议毓如带徒弟,将来可以成批量的生产,这是她以前从来没想过的。毓如心地善良,她自己能靠着绣功自立,心想着如果这绣花技术能帮到更多的女孩子自立自强,也算做了点好事。
很快江城很多人都知道城西陈家老宅有个绣功非常好的“茹夫人”,附近很多女孩子都想来学绣花。于老板让宝儿带话,建议毓如带徒弟,将来可以成批量的生产,这是她以前从来没想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