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平找了个人少的地方换上军装和皮甲,左手拿着另一套军装,右手握着长枪,然后想新兵集合的校场小跑过去。
校场的面积极大,远远望去,看不到边际。走向校场,夏平看到一个个正在训练的方阵,并不全是手执长枪的步兵,有的是大刀,还有的是飞驰的轻骑兵。
因为战争影响及宣传需要,凉州州尉和州牧的大致情况凉州民间都有了解。
凉州州尉叫傅宇,掌握原来凉州的大部兵马,称“凉州军”,战力颇强。
凉州州牧王思达,仅有以原来州府的捕快、府兵为基础扩建的“州府军”,来源较为杂乱,且战斗力堪忧,管管老百姓还可以,真正上了战场,和凉州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凉州军的建制是传统的什伍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分别设伍长、什长。在往上设百夫长、千夫长、偏将。其中伍长、什长手下的人都是定数,百夫长以上的则按具体情况掌控不同数量的军队。
夏平很快就找到了新兵集合地方,因为新兵的队伍和老兵的各个方阵差距太大,从气势上就完全可以划分出来。老兵的方阵,阵容严整,杀气腾腾。而不远处几百个新兵集合形成的队伍则松松垮垮,站的东倒西歪,前面则有两个军官在交谈。
找到了队伍,夏平赶紧跑过去。
“新兵夏平前来报到。”夏平快步跑到两位军官面前站的笔直。
两名军官看到她认真的站的笔直,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但可以看出很整洁,脸上也是一副精神的样子,眼中皆流露出一丝异色。
这么机灵又规矩的新兵很久没遇见了。
其中一位看似年长的军官道:“嗯,不错!你叫夏平是吧,过来。”他向夏平招了招手。
夏平又向军官靠近了两步,刚好在年长军官手的位置。
年长军官又上下扫了夏平两眼。
夏平虽说是十七岁的女儿身,但经过刻意整理后,已经看不出女性身份。年长长官只觉得眼前这个新兵清秀脱俗,看着文静乖恬的模样,颇像文弱书生,来当兵实在可惜。
“你是读书人?”军官问。
夏平规规矩矩的回答,“回禀长官,在下只是读过几本书,并未考取过功名,算不上读书人。”
夏平不知道眼前军官的喜好,也不好乱说,只能如实说一下表面东西。实际上,夏平的才华考取功名是完全可以的,只是在大魏女子不能参加科举,夏平也不好夸大说。
军官没有多问,向队伍挥了一下手,道:“入列吧。”
“是。”夏平答应了一声,便到队伍后面站着。
之后除了旁边新兵瞅了两眼,无论是军官还是大多数新兵都是和旁边的人聊天。只有几个人无声的直直站着,尤其是夏平和一个小个子似乎尽力将身板挺直,一动不动。
夏平发现虽然前面两个军官一直在聊天,但眼神总是不经意间往新兵这边看。
接着一直到正午时分,不断有新兵陆陆续续地加入队伍,最后有将近三百人左右。
到了正午,又来了一个军官,看起来更加威严,胸前的护甲虽然已经布满了风沙和刀剑的痕迹,但依然可以看出以前是白银色,且比夏平的护甲厚实。
看到这位军官走来,新兵前的两名军官立即站正,新兵看到这个样子也慌慌张张地想要站正,改变之前那东倒西歪的模样。
“全体立正!”先前和夏平问话的军官高声喝道,在新兵耳中,这声音犹如滚雷一般。
刚来的军官扫了一眼,沉声说道:“我是千夫长王百川,我讲话你们都听好了!从你们进入凉州军的那一刻起,你们就是一名军人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违者军法处置。接下来的三个月你们这群新兵归我账下,具体事务直接归这两名长官管。”
听到他的话,新前的两名军官立即并排上前一步,对三百一十七名新兵划分成什伍。
“夏平。”
“到。”
“你任一什的临时什长,以及一号营房的负责人。”
“是。”
........
军官挑选了部分新兵做临时什长、伍长,都是之前站的规矩,读过书,看起来比较结实的一些人。
“凉州军讲究军功授爵,所有的军官都是靠军功担任的。你们这群新兵现在都没有军功,所以所有的临时什长、伍长,都只是临时的,待遇全部是普通士兵级别,三个月训练结束后这些临时的长也会撤销。所以你们不必高兴的太早。”
“在军队,没有特权可言,更没有享受的说法。如果接下来的三个月内觉得待不下去,随时可以退还刚才的军饷和装备离开。”
简单的几句话,就给刚入营的新兵上了一课。
同时,夏平大概也明白了军功在凉州军里很重要。
那么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尽量适应军队生活和获得军功了。
三百多名新兵被带到十个营房,每一个营房都可以住三十三个人,刚好三个什。夏平所在的是一号营房,按照之前所说的里面其他三十二个人暂时归他管。
于是她和三十多个人一起进入营房,正式开始了军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