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檐角垂落的铜铃在穿堂风里轻晃,青绿色广袖扫过斑驳的供桌,震落几缕积灰。她立在满墙牌位之下,朱漆剥落的"显考""显妣"字样映在她泛着冷白的脸上,像是某种讽刺的图腾。
一旁的婢女被这鬼气森森的场景所震慑,只觉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直窜而上,汗毛根根竖起,连呼吸都仿佛凝滞了一瞬。她瑟缩着身子,不敢发出丝毫声响,唯恐那无形的阴冷会将自己吞噬殆尽。周围的空气似乎也因这诡异的氛围变得沉重而黏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怕这些泥糊的烂木头做什么?"话音裹着霜气砸在青砖地上,惊起角落蜷缩的狸花猫。那双丹凤眼里凝着寒潭般的光,尾梢挑着轻蔑,仿佛面前整面墙的先祖牌位不过是堆砌的朽木。指尖捏起三根沉香时,腕间银镯轻碰发出清响,像是幽冥深处传来的嘲谑。
长明灯在神龛里明明灭灭,烛泪蜿蜒成凝固的河。她俯身凑近火苗的刹那,额前碎发被热气撩起,勾勒出冷硬的下颌线条。沉香木遇火骤然腾起青烟,火舌贪婪地舔舐着干燥的木芯,眼看就要将三柱香尽数点燃。
忽然,她朱唇微启,呵出的气息裹着冰碴扑灭火苗。青烟瞬间扭曲成狰狞的形状,在暮色里翻涌如恶鬼。供桌上的烛火也跟着剧烈摇晃,将她的影子投在灵位群像上,像是某种跨越时空的对峙。狸花猫弓起脊背窜出门槛,唯有檐角铜铃依旧叮咚,在死寂的祠堂里敲出空洞的回响。
“愿郑姐姐死后可以安息……”她轻声吐出这句话,语调仿佛浸满了哀伤,可那双微垂的眼眸中,却未泛起半分怜悯的波澜,神色淡漠得如同一潭死水。
柳姬得知郑嫔儿子的计划,心中一动。她想利用此事,将自己的儿子推上更高的位置。她暗中与郑嫔儿子的谋士接触,承诺给予支持。
赵淑妃也察觉到了郑嫔儿子的异常举动。她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在寻找机会,准备在关键时刻出手,将这一切揽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郑嫔儿子谋反的计划还未完全实施,便被皇帝察觉。皇帝雷霆震怒,下令将郑嫔儿子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她的儿子谋反失败,被踢出皇室,封为永安侯,与母亲的尸体一起被送去封地。
柳姬的计划终究还是落空了,她心中一片冰凉,深知自己在宫中的处境已如履薄冰,危机四伏。为了给儿子寻一条生路,她强压下内心的不甘与悲凉,主动向皇帝请求,将儿子册封为海晏王,并送往封地。皇帝应允了她的恳求,没有多言,但那深不可测的目光却让她心头一颤。柳姬沉默着收拾行装,牵着年幼的儿子,踏出了这座充满阴谋与算计的皇宫。她没有回头,因为她知道,这一去,便是永别。
在那深宫内苑之中,韩少妃凭借着自身的才情与温婉的气质,于宫中日渐受宠。每日皇帝处理完繁琐的政务,总爱往韩少妃的宫中去。皇帝轻轻握着韩少妃的手,眼中满是柔情,说道:“爱妃,今日朕处理政务时,心中还念着你那妙曼的舞姿,待朕闲暇些,再让爱妃为朕舞上一曲。”韩少妃脸颊微红,微微福身,轻声说道:“陛下厚爱,臣妾定当不负圣意。”这般恩爱的场景,自然落入了旁人眼中,尤其是久居宫中的赵淑妃,她看着韩少妃如此得宠,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
赵淑妃在宫中多年,深知枕边风与谣言的厉害,只要运用得当,便能让一个人在宫中身败名裂。她暗自思忖:“哼,这韩少妃不过是仗着几分姿色与讨巧,竟能将陛下迷得如此,本宫绝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她决定从韩少妃身边的人下手。
赵淑妃花重金买通了韩少妃宫中一个名为翠儿的宫女。这翠儿家境贫寒,父母重病在身,家中早已一贫如洗,为了给父母治病,她整日忧心忡忡。赵淑妃寻到翠儿,看着她那一脸愁容,轻声说道:“翠儿,本宫知晓你家中困境,若你肯按本宫说的做,不仅有丰厚的报酬,本宫还能承诺为你父母寻最好的太医,治好他们的病。”翠儿心中一惊,犹豫着说道:“娘娘,这……这韩少妃待婢子不薄啊,婢子……”赵淑妃冷笑一声,说道:“她如今得宠,自然对你好,可若有一日失宠了呢?你父母的病又该如何?跟着本宫,才是你最好的选择。”翠儿想到重病的父母,咬了咬牙,心动了,最终答应按赵淑妃的吩咐行事。
此后,翠儿在韩少妃宫中行事变得小心翼翼却又鬼鬼祟祟。她时常趁韩少妃不注意,偷偷藏起一些物件,或是对着宫外的方向张望,心中忐忑不安:“万一被发现了可怎么办,娘娘承诺的事情真的能做到吗?”韩少妃何等聪慧,很快就察觉到翠儿的异样。她心中疑惑:“翠儿这几日行事如此奇怪,究竟是为何?难道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但她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安排心腹之人盯着翠儿,心想:“且看看你到底要做什么,背后又是谁在谋划。”
一日,翠儿趁韩少妃午睡,偷偷潜入她的书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里装着一块刻有大魏军事布防图的玉佩,这玉佩本是韩少妃为完成细作任务,暗中从皇帝书房窃取后仿造的,准备找时机送出宫去。翠儿拿到玉佩后,迅速藏在自己的衣袖里,然后悄悄溜出书房,往赵淑妃宫中走去。
韩少妃的心腹一路跟踪,回来将此事告知韩少妃。韩少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即刻命人准备一些伪造的信件,信的内容是赵淑妃与敌国勾结,意图谋反,并且将信件藏在翠儿必经之路的一处隐蔽角落。
翠儿将玉佩送到赵淑妃宫中,赵淑妃看着玉佩,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她计划着第二天便将这玉佩呈给皇帝,指控韩少妃意图通敌。
第二日,赵淑妃带着玉佩,小心翼翼地前往皇帝的御书房。她见到皇帝后,立刻哭诉着说自己发现韩少妃心怀不轨,私藏大魏军事机密。皇帝看着那块玉佩,脸色阴沉下来。
就在此时,韩少妃也匆匆赶来,她哭着跪在皇帝面前,说道:“陛下,臣妾冤枉啊!不知为何这玉佩会在赵淑妃手中,臣妾近日发现身边宫女翠儿行为诡异,派人跟踪后竟发现她与赵淑妃宫中之人往来密切。臣妾担心有阴谋,便暗中留意,今日一早,臣妾的心腹在翠儿常走的路上发现了这些信件,还请陛下明察。”说着,韩少妃呈上那些伪造的信件。
皇帝打开信件一看,上面的内容触目惊心。赵淑妃看到信件内容,吓得脸色惨白,急忙辩解道:“陛下,这是韩少妃伪造的,是她陷害臣妾!”皇帝看着赵淑妃,眼神中满是失望与愤怒,冷冷地说道:“朕一直以为你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没想到你竟如此心胸狭隘,为了争宠不择手段!”
赵淑妃还想再争辩,皇帝却大手一挥,命人将她带出御书房。经此一事,皇帝对赵淑妃的宠爱大打折扣,赵淑妃被禁足于宫中,不得踏出宫门半步。
韩少妃从御书房出来,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与狠厉。她深知,这宫中的争斗永无休止,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宫闱中生存下去,完成自己身为细作的使命。而赵淑妃,不过是她在这漫长宫斗路上的一个小小绊脚石,被她轻易踢开了。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与阴谋等着她,韩少妃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自己的宫殿走去。
她想着自己背后最大的敌人,皇后始终没有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