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二祖三清四御五老(各路神仙排座次)
摘要:一尊是指盘古,二祖则是女娲与伏羲,三清指的是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四御指的是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五祖有三种说法,分别是五大炁天君,或者五大老天君,或五帝。
一尊:
这里的一尊指的是盘古,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作为创世之主,盘古的地位一直很高,将其奉为一尊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实际上相较于其他神话人物,盘古的描绘其实出现的相对较晚。
三国时期的吴国人徐整写了一本叫《三五历纪》的书,专门探讨三皇五帝以来的事,盘古故事的雏形就源于此。
二祖:
二祖指的是伏羲和女娲。关于这两个人的关系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一说是二者是兄妹,还有一说二者是夫妻。关于女娲的传说可以说人尽皆知,其两大功绩一是补天,二是造人。
关于伏羲的传说相对就少了很多,不过其最大的功绩就是发明了八卦,这也成了后世很多神话的理论基础。
三清:
三清的信仰源于《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衍生出来一炁化三清,世间万物衍化出来,三清就是至高神。说到名字这三清就是: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在《封神演义》中由将三者进行了演化,就变成了原始天尊,通天教主和太上老君。而整个《封神演义》与其说讲的是周灭商的故事,倒不如说是描述了原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互相斗法,阐截二教相互厮杀的历程。
四御:
四御也被称为“四辅”相传是帮助三清管理世间的。即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 南极长生大帝 、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 后土皇地祗。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
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天祸福,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土皇地祇协助玉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河山之秀。
五老:
五老指的是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五方五老居于五岳,司掌五行。
五老君是道教初期的五方神灵,亦称“五帝”。五方五老君是三清还没成为大流之前地位最高的五位神仙,本来是历代帝王祭祀的对象,后来纳入道家的神仙体系。
“在天中则称五老上帝,在天文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五岳圣帝,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他们与元始天尊一样,非后天学而得真者,为天地开辟之前的先天神灵,所以又称元始五老,五行之始、五气之祖。
一尊
关于一尊到底是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指盘古,一种是指西王母。在上古传说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大神,山川河流都是他的肉体化成的;在汉族羌族神话中,西王母有时候也被认为是创世神。
二祖
关于二祖分别是谁的说法也有两种,一种是指女娲和伏羲,一种是指老子和庄子。在上古传说中,女娲和伏羲是创世神,创造了人类;老子和庄子在道教中的地位崇高。
三清
三清分别指的是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和玉清元始天尊。
四御
四御分别指的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薇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南极长生大帝;他们的指责是辅佐玉皇。
五老
关于五老分别是谁的说法有三种,
一种是指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黄帝玄灵黄老炁天君、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一种是指东方青灵始老天君(青帝)、南方丹灵真老天君(赤帝)、中央元灵始老天君(黄帝)、西方皓灵皇老天君(白帝)、北方五灵玄老天君(黑帝);
还有一种是指木帝伏羲、火帝神农、土帝轩辕、金帝少昊、水帝颛顼。
一尊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盘古或者西王母。二祖也有两种书法,一是女娲和伏羲兄妹;二是老子和庄子。三清分别是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四御是辅佐玉帝的四位尊神,分别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薇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_以及南极长生大帝。
五老则是有三种说法,一种是玄灵黄老一炁天君、丹灵真老三炁天君、青灵始老九炁天君、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和五灵玄老五炁天君;第二种是中央元灵始老天君、南方丹灵真老天君、东方青灵始老天君、西方皓灵皇老天君和北方五灵玄老天君;第三种说法是金帝、木帝、火帝、水帝、土帝。
在上古神话传说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大神,山川河流皆为盘古肉体所化。
神仙的十二等级划分
1、天仙,亦称“仙人”、“飞仙”、“大罗金仙”,宋时定佛陀为“大觉金仙”。指居于天府、能举行飞升的神仙。天之仙分为九等: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
2、神仙,亦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指长生不死、修炼得道的人。
3、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仙,为仙品中之中乘。
4、人仙,为形体坚固、长生住世的人。修炼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恒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肉体坚固,长寿不老。
5、鬼仙,又称“灵鬼”。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
神话传说有什么意义
1、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看很重要的地位。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像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 ,与后代作家的艺术虛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洪源关系。
它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不仅如此,神话还具有丰畜的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与远古的生活和历史有应切关系,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
2、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因为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这正标志看文明的产生。这些形形色色的答家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似乎荒延不经的神话传说。
可是,对初民来说,却是合理的解程。他们对这些神话不断地进行不自觉的闸释和发挥,一代传一代,他们都坚信这就是宇宙、人类、自然万物的起源。神话反映了原始人对宇宙、 人类本身的思考及解释。
什么是神话?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
四御和六御
“御”是对皇帝的敬称,也有治事之意。道教最早尊奉的三清神明之下有六御: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神的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的紫微大帝、统御万灵的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类(雷)的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后土皇地祇。这种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六合”观念,所谓“六合”,指宇宙的巨大空间,即上、下、四方(东、西、南、北)。南宋刘用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对此的排列顺序为:玉清上帝、上清上帝、太清上帝、昊天至尊玉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东极太乙救苦天尊(即青华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祇。前三尊为三清,后六尊则构成了上(玉皇)、下(后土)、四方的“六合”布局。道教称之为“昊天六御宸尊”,加上三清,合为“九皇御号”。后来为了符合道经四辅(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类,去掉了“玉皇大帝”和“青华大帝”,成今日之“四御”。即: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四御之徽号均为宋真宗、徽宗时所加。四御是居于三清之下、位于万神之上、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神。《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统率天地万神者。
北极紫微大帝
北极紫微大帝信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即是北极星的简称,又称“北辰”、“天枢”,所居神宫位于北极中天紫微宫。道经中称紫微大帝的职能为: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统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紫微大帝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卷上曰:“北极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由此紫微大帝受到历代帝王的崇祀,尤其在宋代,常与玉皇大帝一起受到奉祀。四川大足等地,今还可见到宋代塑造的紫微大帝神像。《明史·礼志四》载:明时,宫廷还敕建了紫微殿,“设象祭告”,其形象为帝王打扮,旁边有威风凛凛的武将护卫,十分高贵威严。
南极长生大帝
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据道经《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元始天王“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专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统领”。协助玉皇执掌四时气候之神,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亦控制万物祸福生发之枢机,故号都雷教主霹雳伽耶天尊。上座掌神霄玉清府号玉清真王,总揽三十二天八区,而号统天元圣天尊;于浩劫中能济度群生,普化众生,下化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时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与北极紫微大帝一样源于我国古代星辰崇拜,勾陈同“钩陈”,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极星,共六颗星组成。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简称“勾陈大帝”、“天皇大帝”,职责是辅佐玉皇权衡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协助中天北极并主持人间兵革权衡之事。
后土皇地祇
又称后土娘娘。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郊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活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后土皇地祇为主宰大地山川之神,其职责是掌管山岳土地变化及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并节制劫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