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有位官家小姐,
听闻城里有位少年戏子,
凭一首《梨园葬雪》受得全城吹捧。
从小喜听曲儿的她,
按耐不住好奇,
某日趁着丫鬟出门时偷溜出门
想一睹少年风姿。
戏台上,
少年眉眼间的神韵深深勾住了小姐的心;
戏台下,
小姐那似水柔情的目光尽收在少年眼底。
抬眸间,
小姐已没了踪影。
但那一瞬间的悸动,
早已镌刻在少年的记忆中,
藏匿于青涩的春心里。
小姐被管家发现拽回了家,
闺房之中,
内心藏不住的喜悦溢上心头,
“我好像…喜欢听他唱曲儿…”
自那以后,
小姐都会溜进戏班子。
二人心照不宣,
不经意的对视早已成了二人的无言的话语。
如夏夜轻柔的月光,
无声胜有声。
那天,
小姐又被抓了回来,
原本习以为常的禁闭,
却被一纸庚贴所终止。
她先是惊愕,
慢慢拿起手中的庚贴,
陷入了缄默,
她知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那个少年,
……………
忘掉也罢。
殊不知,
手中的庚贴早已被泪水晕染,
绽成朵朵墨花。
《梨园葬雪》歌词
勾勒一笔眉上墨
再染两三朱唇色
镜中梨花双双落
暗香浮风吹动我
一步台上定神魄
开嗓只为台下客
姑娘鬓边缀相思
人间更添好颜色
有女皎若 天边月
婉婉尤胜 山上雪
可怜云泥 终成别
此生长决绝
戏唱到第三折
桥段里谁泪落
三千悲凉生
字字皆似我
唱罢这一折
姑娘遥遥望向我
戏文描不出
真落寞
深门高墙岁月锁
金钗早应配玉帛
红衣满城洒风光
哪记小楼一角色
有女皎若 天边月
婉婉尤胜 山上雪
可怜云泥 终成别
此生长决绝
戏唱到第三折
桥段外谁泪落
三千悲凉事
字字皆是我
唱罢这一折
无人遥遥望向我
戏文描不尽
真落寞
堂下只添新客
难改此身落破
秋风未起
梧桐叶叶萧索
不若入大梦
再重温笑与歌
一梦百年
梨雪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