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府吃饱喝足,又话了一些家常,小两口才悠悠的回了府。
从这日起,两人便隔三差五就回程府用晚膳。
都城中的一些人见凌不疑如此宠爱新妇,厚待岳家,便有不少人送礼上门,想要拉拉关系。
幸好萧元漪是个聪明的,打太极似的三两下给人应付了。
实在推不了的,就让人江里送上了凌府,让凌不疑出面将礼退了回去。
一来二去,那些人也就懂凌不疑和程家人的心思,也就没有再这么做了。
再说太子那边,没有了慕清歌从中周旋,面对儿子的恳求,文帝依旧心软了。
他现在还没有废太子的心思,便在早朝之上,驳回了那些弹劾太子的奏章,还当众夸赞太子宽厚仁善。
还宣布让太子掌管虎符,三军须得听太子的号令。
凌不疑心中叹息,他想心慈手软,想给太子留一条活路。
他知道历来被废的储君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可他对三皇子有信心,三皇子若成了储君,是不会对现在的太子打压的。
他原本是想,将太子的左膀右臂都废掉,毕竟太子的左膀右臂都不是什么能人善臣。
可太子····
凌不疑狠了狠心,心中有了成算。
越侯派系的人都想要打压王家,这都在凌不疑的盘算之中。
万松柏直言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不如派兵剿匪填补国库。
可吴大将军即将告老还乡,凌不疑新婚燕尔,文帝显然不想派他去。
那还有谁能去剿匪。
依然是万松柏自请命去剿匪。
一帮子文臣武将在早朝上吵吵嚷嚷的,小越侯一心想要给王淳定罪。
但文帝有心平衡后宫和前朝,加上还有太子的恳请,便下旨夺了王隆的兵权,交由其父王淳。
至于剿匪一事,文帝命凌不疑和几位将军商议,看谁去合适,到时候再由掌管虎符的太子,于点将台前亲自派兵遣将。
下朝后,凌不疑跟太子来到了东宫。
见到慕清歌的时候,也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
看着二人进了书房,慕清歌也没有太过好奇,毕竟左右也不过就是那些事情罢了。
低头老老实实的,安排寿宴当日官员及其家眷坐席位置一事。
就是她身边的太子妃有些坐卧不安,总是探头探脑的看向书房的方向。
那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点也不像个储妃。
也难怪皇子公主们总是看不上她。
这些日子在宫里,她发现储妃一言一行总是喜欢模仿宣后。
可这模仿,总给人一种十分怪异的感觉。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东施效颦。
画虎不成反类犬说的就是她。
······
凌不疑看着太子递到他眼前的虎符,心中讽刺。
对于太子将虎符交给他,凌不疑丝毫没有被重视的感觉,反而更加坚定太子任人唯亲,连此等重物也能随手给他人。
怎堪为君?
········✤·············✤·············✤·············✤········
楚楚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