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里的所有人都哑然失笑。那么刚才的讨价还价也是。也就是说,全部都是虚张声势……
凶手的那种从容是正确的。证据为零。凶手的胜利本来已成定局。
会场哑口无言。刑警战战兢兢地问少年。
“那么,柯南,你所说的实际犯罪时使用的毒药的备用胶囊又是什么?”
“从凶手的反应来看,应该是存在的。不过,这件事是否如凶手所料?应该是很好的处理了吧。毕竟旁边就是大海,扔出去就完了。”
“也就是说,没有证据,不是吗?”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就是这样。”
少年为了追查凶手,欺骗了一千个人中的所有人,进行了一场大赌博。
在他想方设法得到的凶手的包里装进了假的胶囊,然后装扮成从包里出来的样子,摇晃凶手,使其相信。他成功地骗过了所有人,甚至是凶手。
“真是疑神疑鬼啊,凶手。你不该对这个包有反应。更不应该被假冒的胶囊所迷惑。你带来的毒药究竟是什么形状,我现在还不太清楚,不过仔细一看,应该有区别吧。真是太不冷静了。”
凶手因为受到太大的打击,跪在地板上垂头丧气。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知道包。。。?”
“下午4点32分,到那个时间你还拿着包。我知道的只有这些,从那以后你就没有拿包了。”
“绝对时间感……”
在这个案件中,对于少年来说是开始,对于凶手来说是结束吗?
少年目击了拿着包的凶手。绝对时间感让他连那个时间都记住了。
那个包是用某种无法言说的手段得到的。一切都是从那里开始的。
“通过几次推理,我已经有了八成是你的自信,还好是正确答案。还有”
“还有?”
“侦探从一开始就掌握案件的证据什么的,如果被推理小说迷听到的话,一定会暴跳如雷。我想尽量不要拿出这些来解决这个案子,这才是最好的。”
大屋想,确实是这样。
在杀人案件发生之前,侦探就有了凶手的证据。这是不可能的。少年不是侦探,而是超凡脱俗的侦探。
“那么,如果我对那个包没有反应,你打算怎么办呢?”
“我发现了不同的证据,设置了相似的陷阱。”
“那么有自信?”
“听天由命”
“而且我……”
“完全上钩了”
“我就是中了这个圈套。
“凶手。”
“而你呢?”
“名侦探。”
就像毕业典礼上的声音一样,两人配合得很默契。
案件就这样解决了。
之后,少年快步回去了。还有跟在其后的可爱的青梅竹马。他认为解决案件是自己的使命,在那之后,毫无意义地留在原地,似乎是一种不体面的行为,完全没有询问凶手的动机,就像风一样不见了踪影。
顺便一提,这是从凶手之后的供述中得知的,对于被害者突然单方面终止对凶手公司的出资一事的怨恨是这次犯罪的动机。凶手是一位在某行业中聚集核心粉丝的知名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