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范建安排柳如玉陪范闲和范瑾一同进宫,范若若也一同前往。
进宫当然并非自愿的,是昨日范闲在太平别院意外见到庆帝时,他交代的。
因他和林婉儿婚事已定,而婉儿是太后和宫中各嫔妃看着长大的,他们都想见见他。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他还特地让自己带上范瑾一起,说是作为范家之女,也要同宫里人认识认识,日后好走动。
出发之前,范闲特意叮嘱范瑾和范若若,让她们帮忙记好宫里的路线。
二人都知道他有主意,也不问缘由,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
这次领他们进宫的,还是侯公公。
嗐,都是老熟人了。
侯公公告诉他们,太后和几位娘娘都想看看范闲,但是太后那边要午膳后才能去。
既然柳如玉来了,那么第一个去见的,自然是她的堂妹宜贵嫔了。
宜贵嫔和柳如玉关系好,四年没见,甚是想念,三个孩子张嘴便叫柳姨,陪着她说话,哄得宜贵嫔直笑得合不拢嘴。
宜贵嫔难得见到柳如玉,不愿让她离开,三人便让自家姨娘陪她,他们自己去见了第二个人——淑妃。
淑妃是二皇子李承泽的生母,为人苛刻,痴迷读书。
虽说是淑妃想见范闲,但他们去时,她的手中也捧着一本书。
见面第一句,她就夸范闲的诗不错,随口问了几句关于开书局的事情后,便是久久的沉默。
范闲觉得很是尴尬,主动提起了二皇子,客气地说道。
范闲我与二皇子,也算是一见如故。
淑妃你大抵是不知道,他心思深,从不与人一见如故。
没想到淑妃会这般说,范闲顿时觉得更尴尬了。
本来是想缓解尴尬的,没想到气氛变得更加奇怪了。
他不知道如何接话,只好傻笑地应了一声。
不同于范闲的尴尬,范瑾感觉到很是疑惑。
她不懂,淑妃不是李承泽的母亲吗,为什么一个母亲在面对儿子朋友时,说的话却是揭儿子的短?
她想到李承泽曾经在信中写到过,自他锋芒被迫展露后的这几年间,他同母亲的关系渐渐疏远起来,几乎没有什么交流。
她先前不能理解,母子为何会变成陌生人呢?如今看到淑妃的避世模样,她突然能理解了。
淑妃也不管他们的感受如何,接着自言自语道要送范闲一些礼物。
就连送礼物,她的脑回路也很奇怪,实在是令人跟不上,在同她说完后,范闲立马就匆匆告辞了。
接下来,轮到大皇子的生母宁才人了。
宁才人是东夷人,因此,大皇子李承儒手握兵权,驻守边关,却不能参与皇位的争夺。
宁才人是个武痴,一见面,她就打量范闲一番,言语中对他尽是嫌弃。
不是嫌他长得太过白净,就是嫌他不够壮实,一点都不粗犷。
范瑾和范若若除了行礼,一路都是沉默的状态,看着自家弟弟(哥哥)这艰难应付的模样,还怪有意思的。
别说,这庆帝的喜好还挺独特,每一个妃嫔都各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