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扬扬的元妃省亲,于她们来说不过是枯立半宿,又唱了六出戏罢了。贤德妃娘娘点的《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四出,还有蔷少爷本来叫唱《游园》《惊梦》,却拗不过龄官变成了《相约》《相骂》的两出。
之后,她们便又被关在梨香院里,日日练习不辍,只待主子们何时有了兴致便传进去唱上两出。
对于自己还身在泥地里,小小年纪却动了情爱心思的,文官是一点都不看好。都是戏文里情啊爱啊的唱野了心思,自己本身就没个着落,主子随意一指,就不知道落到哪里去的人,哪里有动心的资格?
莳官和藕官的虚凤假凰还可以说是日久生情,龄官看上蔷少爷就完全是找死。而且龄官完全魔怔,不是想以后去做妾,一个最低贱的小戏子,竟做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梦。
有梦想是好事,可是也得看清现实啊!
贾蔷那是国公府的正派玄孙,若娶了个戏子,不说他自己的面子,贾家哪里容他这样糟蹋家族名声?
文官心里已有了决算,练习之余,渐渐开始弄些缝纫裁剪的活计,还拿出月钱,请院子里的婆子教着学了点绣花的手艺。
便是被夸是个灵透孩子又如何呢?总不能真拿唱戏当饭吃,学点针线手艺,以后总多一条出路。她也劝其他人几人,可惜大家虽服她管,这一点上却没人爱听她的。
到得老太妃薨逝,因敕谕凡有爵人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各官宦人家,便将所养优伶者,一概蠲免遣发。
老太太招了她们过去当面问了,只四个要出去的,随干娘家去等父母上京来领,剩余几人便散于园中使唤。
因着一直以来的稳重印象,老太太留下文官自使,将正旦芳官指与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将小生藕官指与了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将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将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剩一个老旦茄官便被东府珍大奶奶尤氏讨了去。
待各自散后,文官求着老太太改名:“如今既不做戏子,便不能再用戏子的艺名。求老太太给改个名字,以后奴婢就是个普通丫头,请各位姐姐与其他的小丫头一般的看待。”
老太太越发得意自己的眼光,给改了个名字叫纹绣。果然就给她安排了个三等的小丫头,只叫做些洒扫擦洗的粗活。文官闲了就抓着人请教针线,只说自己总要有门吃饭手艺,天天窝在老太太院子里,一步也不乱走,省得到时候王夫人赶人被一起赶出去。
直到抄家这老太太也没受什么罪,只要在黛玉死后赎身求去,自诩良善之家的老太太断没有不许的。到时候定没叫她净身出户的,只要赏了铺盖,再加上学了几年的绣花手艺,便能某个出路。
等赶人危机过后,也可以多走走潇湘馆,跟着学些文字做诗的,若是时机不巧没得赎身,便干脆求了老太太,随着雪雁南下去给黛玉守灵,那也算是个出路。
原本她是想救一救黛玉的,但冥冥之中有一股意识提醒她,绛珠仙子马上就要历劫圆满,你特么别在这里好心办坏事,把仙子强留在人间,怕是会毁了绛珠的道行!
她囧了一下,不禁想到以前看的同人文中,那些穿越主角打着拯救林黛玉的名号,不让她还泪,让她在凡间长命百岁儿孙满堂,这种行为是否让绛珠无端端沾染了一大堆斩不断的因果?
算了,她不想思考那么多,将就着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