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月姮就随着郭氏留在了正院,与各路命妇打着照顾,也得了许多夸赞,而后临近时辰,便带着众人去了宴厅。
今日用的是流水席,男女各一厅,虽在一个院子,却不同屋,这叫男女有别。
月姮人小,吃的不多,与妇人聊天这种事,在前世早就驾轻就熟,今生也着实不想再来一次,就仗着人小,偷偷的跑了出去。
院子里有各种各样的戏曲玩乐,看的月姮应接不暇的,今日的放松,记忆中好久都没有了。
“姮儿。”
听说院子外面有投壶,月姮刚踏出去,便看到伯父带着一众爷们,正在外面的凉亭里,正在唤她过去。
月姮大致一看,有不认识的,也有认识的,比如…司马光…
当即应下“伯父,姮儿这便过去。”却在走前,对着身边的婢女轻月,说着一句悄悄话。
之后便带着刘妈妈去了凉亭“伯父,不知唤姮儿何事?”
李章略带醉意的说道“伯父刚才还在跟诸位大人们说道,姮儿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没想到一转眼姮儿便来了,呵呵。”说罢看向众人道“你们不是说,我说的是假的吗?今日便让你们见识见识!”
啊,天啊,怎么古代也有孩子在大人们面前表演节目的情况…
虽然一头黑线,但月姮也不会当众抚了李章的颜面,更何况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好处,正好宣传宣传。
“各位大人都是老师,姮儿不过稚儿,怎么敢班门弄斧呢。”先谦虚后骄傲“只是既然伯父都这样说了,姮儿也不好拒绝,那就请各位大人们,手下留情了。”
这么一说,众人也不客气了,他们与李章也是同僚多年,这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夸赞一个娃娃,自然也想见识见识。
“郡主今年四岁,早就听说您天资聪颖,今日可叫下官涨涨见识。”先说话的是正四品的中奉大夫周祈周大人。
“请大人赐教”
只见他摸着胡子,略微沉思后道“不知郡主能否背诵论语十三篇呢?”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苛责人呢,毕竟对面的也就个四岁小娃娃,再聪慧又能到哪里去呢?
可周大人却不以为然,他与李章算是忘年交,他知道的可比别人知道的多。
月姮也不怵,半点不停顿的张口便道“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论语第十三章通篇四千一百二十八字,不过一刻钟,月姮便流利的背下来了,而她背的越流畅,就更让人吃惊。
不知何时消息竟然传到了院子了,越来越多的客人停下酒水,走到凉亭外,静静的听着,心中却不住的感叹道:好聪明的女娃。
“论语第十七章。”
“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中庸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不多不少,月姮全部背下,所有人都惊呆了,甚至有位大人酒水顺着下巴流,都不知道。
“不知各位大人还有何指教?”
周大人满意又震惊的摆摆手道“不了不了,你这女娃娃甚是聪明,不过四岁,却能通背论语中庸,这等书籍,真是天资卓然。”
“太聪明了…这等天资,我这辈子可从没遇见过。”
“就是…不亏是官家亲自教养的,以往只是觉得是传闻,没想到却是真的…”
李章听着院中的窃窃私语,哈哈大笑起来“各位,我这个侄女天资聪慧,但是让各位见笑了,哈哈…”
“郡主天资聪敏,国公爷有福了…”众人客客气气的贺道。
望着满院宾客,月姮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可耳边却被微风带来一声轻哼。
余光中,她看到了司马光那不削一顾的眼神,月姮不由得冷笑:这次算你倒霉,又犯我手里了。
当即便转身,在众人疑惑的眼神中走到司马光面前,福身道“司马大人安好,上次多多失敬是本郡主的错,外祖父也狠狠的斥责了我,他老人家还交代了,若是此次出宫遇到了司马大人,一定要好好道歉呢。”
月姮目光真诚,乖乖巧巧的看着司马光,而他猛然间被所有人注视,虽然觉得不适,可是看着面前的女娃,心中却是暗喜:官家到底还是心疼臣子的。
便也故作大方的咳了两声,清清嗓子道“郡主客气了,臣也并未将当时的事情放在心里的。”
“那太好了,本郡主就知道司马大人心思大度,是不会与我这个黄毛丫头计较的。”月姮笑嘻嘻的说道。
转头便照呼着轻月端着东西上来,又继续对着司马光真称的道“虽然大人不与我计较,但是我心里却是想着不妥,所以今日特意准备了糕点,来赠予司马大人,望大人能品尝一二,好让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