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
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古文偷来赏
本书标签: 古代  吟游诗人  古风诗文     

王翰·凉州词·夜光杯

古文偷来赏

王翰我不要铠甲,也不要官印,我嫌它们太重。我只要轻盈的夜光杯,有美人陪我饮,我愿醉死。

多年以后,当王翰吟诵出“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时候,他就这样,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楼着美人。应该是在长安做官的日子,王翰去视察千里之外的西北军营。那一晚,宴席上的舞乐通宵达旦,乐伎环绕,舞袖翩翩,三十多岁的王翰整个就是一副腐败官吏的形象,醉眼惺忪,如飘一样,在大漠风尘的西城,一不留神造就了这首唐代边塞诗的绝唱。

王翰生命中最璀璨的光华闪烁在丝绸之路上,闪烁在这个叫作凉州的地方。凉州这个地名本身就飘散着一股寒冷、凄清的气息。夜光杯由美玉制成,到了晚上,能发出微微的紫色光彩。河西走廊的葡萄酒更是味醇色艳,宛若琼浆。

王翰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马上催。

王翰来酒泉戌边巡视,和将士们一道踱步走出军帐,来到了一潭清泉岸边,就那样半卧半坐,捧出夜光杯和葡萄酒。在水之湄,酒杯里晃荡着撩人月色,美人的丝弦管乐从帐中轻轻飘来,勇士们正要举杯畅饮,嘈切的琵琶声从军营外传来,似乎是要催促将土们上马杀敌。

将士们笑了,管它呢,大醉一场吧,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谁会笑我们醉酒失态,古往今来征战沙场的人是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呢?

王翰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就这样一种视死如归的人生情绪,被写成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诗只有盛唐人写得出来,也只有盛唐人能这么微笑着来感受走向死亡的痛苦。

好一个“醉卧沙场君莫笑”,王翰的这首《凉州词》与李白《侠客行》中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堪称酒醉的一等形态,饮酒作诗,通透世间,是大品味,大境界。但是,与王翰多年前“海内文士排行榜”的酒后壮举相比,也稍逊一等。那次王翰所为,称得上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边塞诗是大唐帝国的“西部片”,自那以后,在驼铃孤烟、长河落日、辕门军营的丝路长卷上,王昌龄来过,高适、岑参也来过。但王翰仅仅凭这一首《凉州词》赢得“孤篇边塞诗人”之称,被推上了盛唐诗坛的高峰。

官场天生就不是王翰发光的地方,尤其是对他这样既有超凡才华又有性格缺陷的人来说。铠甲和官印对他来说,都太过沉重,他只举得动那轻盈的夜光杯。人在官场,须察颜观色、八面玲珑。心高气傲的王翰哪里玲珑得起来,由于出身名门,家资富饶,又加上少年得志,知己提携,所以王翰言行举止自比王侯,褊躁放肆,目中无人,自然引来一片妒恨。张说罢相之时,也就成了他的贬官之日。

王翰被赶出京城,到河南汝州做长史,再后来被调到仙州任别驾。总之,没有了张说的扶持,王翰的官越做起越小,做官的地方也越来越荒僻。自命不凡的王翰哪里受过这样的气,于是连日常事务也懒得管了,结集地方名士,整日纵酒行猎,斗诗赋词,根本不在意仕途的发展,因为他有资本,不做官照样有钱花,又怎么能关注国家和百姓呢?

遭贬的日子里,他写过《飞燕篇》和《古蛾眉怨》,内容涉及讽刺宫中奢侈生活及哀叹宫女命运不幸,估计也是想泄泄私愤。好在他也有勉励宫女的诗句,虽算不上有多积极,但也比较适合于他自己。

王翰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朝廷见王翰太不上进,干脆把他贬到更远的湖南道州做司马。王翰一路纵酒无度,醉死在赴道州上任的路途中。39岁的王翰就这样彻底醉死在林莽郁的南国山涧,岚雾轻扬,蝴蝶在飞,林间的花粉气息和行囊里的葡萄酒香味混为一体。夜光杯很轻很轻,里而残存着昨夜的鲜红。

(选自《江湖有酒,庙堂有梦——华夏故国知识人的性情与命运》, 谢青桐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8月版。)

上一章 贺新郎·辛陈 古文偷来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