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网球场,斑驳地洒在青灰色塑胶地面上。二十五名初中生整齐地站在发球线后,呼吸间带着压抑的兴奋。昨天寒川羽雪宣布的失败组不淘汰,像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将所有的精力用在训练上,坚决不给失败者打败的机会。
寒川羽雪倚在铁丝网边,银白色的运动外套在晨风中微微扬起。她的马尾辫扎得比往常更紧,仿佛要将所有散漫的思绪都束成利箭。
“知道失败组不淘汰了?”她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晨露,“所以今天,你们打算用同样的烂发球敷衍训练?”
队伍里响起一阵窸窣。
“今日,我们训练十球回击,我记得失败组也要练,你们可不要被失败组打败,后山条件可不好。”
寒川羽雪走到场地中央,示意众人散开。她调整了护腕的位置,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十名初中生被选中发球,亚久津仁率先发力,他的发球像一颗炮弹,呼啸着砸向对角区。紧接着,九个球以不同的角度、速度、旋转,同时涌向寒川羽雪。她却像一尊凝固的雕像,只在球接近的瞬间,身影迅速移动,手腕轻轻一抖。
“砰!砰!砰!”
十个球竟全部精准回击到各自的发球者脚下。场地静得能听见球滚动的轨迹。
迹部景吾盯着寒川羽雪的动作,发现她击球时球拍总停在某个特定区域,那里仿佛有块磁铁,将所有的力量都吸成了回击的燃料。
“甜区。”寒川羽雪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网球拍的简图,在击球面中央圈出一个椭圆,“不是力量,不是速度,是精准。球拍上最敏感的区域,击中的瞬间,能量损耗最小,回击最稳。你们刚才的发球,连甜区的边都没摸到。”
寒川羽雪举起球拍,指尖轻点拍面中部:“这里,是球拍与球接触时,振动最小的点。击球时,如果球恰好落在甜区,你会感觉到一种‘吸住’的触感——球像被拍面吞进去,再弹出去。力量会被完美传导,而不是被分散或抵消。职业选手的每一记制胜球,都来自甜区的精准打击。”
“普通人不可能掌握这种技术,而经过勤修苦练的人,可能掌握三球打,天赋不错的人,可能掌握五球打,天赋异禀的人,可以实现七球打甚至八球打。”
“最顶级的,就是十球打!不过,能够打出十球的人,算得上是凤毛麟角,随意一个挑出来,都足以胜任全国级冠军!”
“甜区技巧,所谓网球的甜区,就是球拍面的有效击球区。甜区能提供足够的威力,控球性与扎实的击球。当用甜区击球,就会感觉很舒适,与很小的震荡。以科学的观点来看,甜区就是拍面上能回馈40%以上的球速点,例如,以时速100公里的速度飞来,打出去的球速能达到40公里以上时,该击球点就是在甜区范围内。”
“甜区技巧说起来不难,但是想要掌握,则是难上加难,同样是需要足够的天赋和持久的练习!”
“通过甜区打出的球可以有很大的威力,也可以通过甜区发明属于自己的技能。”
“现在,所有人来我这里领十字球拍,然后分组练习。”寒川羽雪分配场地两两一组“搭档发球,互相回击。记住,找到甜区,而不是砸烂球网。”
球重重砸来,切原赤也挥拍,球却从空网闪过。
“姿势错了。”寒川羽雪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握住他的球拍调整角度,“甜区不是靠眼睛找,是手感。肌肉的记忆,比脑子快。”
重新发球。
“甜区找到了。不过,肌肉还没跟上脑子。继续。”
训练持续到正午。有的人右臂已酸痛难忍,但每次击球时的震颤却越来越清晰。寒川羽雪在记录每个人的失误数据。
分组训练下午,白石藏之介在球场角落反复练习发球。他盯着球拍上的甜区标记——寒川羽雪特意用荧光胶带在拍面中央贴出的椭圆。每次挥拍时,他都在脑海中回放寒川羽雪的话:“甜区不是目标,而是结果。当你不再刻意瞄准它,而是让身体自然寻找那个共振点,才是真正的掌握。”
白石藏之介深吸一口气,调整站位。发球时,他刻意让球拍在挥击路径上自然下落,而非强行控制方向。球触拍面的瞬间,那种熟悉的震颤又来了——仿佛球拍与球在微观层面跳起了同一支舞。球划出一道笔直的轨迹,精准落在对角区。
“这就是甜区的魔力吗?”白石喃喃道。
寒川羽雪不知何时走到他身后:“甜区是球拍的灵魂。职业选手的甜区感觉,能精确到毫米。你现在的震颤,只是入门。真正的甜区击球,是感觉不到击球——球和拍面融为一体,能量像水流一样顺畅。”
寒川羽雪叹气:“别急,甜区就像呼吸——找到节奏,自然就会在。你看,球拍和球接触时,手腕要像弹簧,既绷紧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