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这是一个人、魔共存的世界,原本也有仙的存在,但天道数百年前被毁,上仙更是一个接一个的陨落,人间灵气不足,但怨气颇丰,好在,魔族人丁稀少,且并不以人为食,反而多次救民于水火,与人族交好,大部分人便把魔族当做先人祭拜,为其立祠,而信仰之力能净化怨气化为接近灵气的一种新的“气”。
大雍王朝,贞元九年,战火纷飞,饿殍遍地,尸骸遍野,民不聊生。
先帝驾鹤西去,生前沉迷求仙访道,生活极尽奢靡,然,子嗣不丰,二皇子与太子分庭相抗,随后太子被废,二皇子死于乱军剑下,反而是母族势微的三皇子得以幸存。
这三皇子出生时背部有一块花型的鲜红胎记,太医院的人翻尽典籍查找那花是什么,是否有碍龙脉,也由此知道,那三皇子竟是男身女相之体,不阴不阳之人,因此被视为不祥之兆,本将被秘密处死,奈何其母元妃以死相护。
皇帝那时极宠元妃,可也忧心那个孩子会威胁到祖辈江山,将元妃与三皇子一起迁到里乾元店最远的蘅芜宫,变相的是将元妃打入冷宫,那时宫女太监便如树倒猢狲散般跑到了旁的娘娘的宫里谋求差事,元妃与其子的生活便越发艰难,但蘅芜宫每月的例份没少,那皇帝到底是念了旧情,不想把昔日的宠妃往绝路上逼,三皇子好歹是活了下来,但这母子俩在诺大的后宫中毫不起眼,甚至于其他两位皇子争夺皇位之时都没有注意到他,只是元妃整日忧心忡忡,竟是一病不起,元妃弥留之际把她的孩子拉到身边,告诉他他们家的辛秘往事。
原来,元妃竟是其父元丞相与一男子生下的孩子,那男子是元父在红楼里买下的小倌儿,那小倌儿长得粉面玉容,极尽倾城之态,元父本也极其宠爱那小倌儿,大雍京都南风也盛行一时,便做主将那小倌儿抬进了府中。
可谁料,在八个月后,那小倌儿生下了元妃,元父当机立断,暗地里杀死了知情的人,自此,在外时,那小倌儿总以女装出现,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丞相的侧室,而丞相夫人不过是丞相年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的亲,两人相敬如宾,院里就这两位,丞相嫡子由正室所出,此后再无所出。再后来,丞相正室过世,丞相递上折子乞骸骨,告老还乡,不知所踪,再没管过元妃,元妃的大哥也在战事中丧了命,独留元妃在后宫中蹉跎了年华。
翌日,元妃殡天,三皇子在15岁痛失生母,哭昏在了殿内。而元妃的死,对外说是思念先帝遂追先帝而去。宋元黎,即三皇子也在呜呜泱泱的保皇党的推举下登上龙座。本着新帝登基典礼应该大办,礼部罗列了一系列的清单,奈何国库空虚,若真是大办,恐有损国本,就此作罢。最后只有绣娘赶制出来的龙袍,穿上后便成了那万人之上的王。
一直到了上朝,那太监用尖细难听的嗓音念了一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宋元黎才恍然惊醒似的,发现自己竟真成了坐于高堂,威严圣名的皇上。朝臣也不向他递本子,反而把本子给了当初主张拥立他为新帝的摄政王——严廾琰。
严廾琰是先皇在生前立的国师,因其能推演国运,又于长生之法颇有见解,先皇对他很是信任,自己沉迷求仙访道之余,便封其为摄政王,满朝文武本来有诸多不满,但严廾琰处事果断,也并未有过谋逆之心,这手里的权力便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