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北亦成长的这些年里,她听到太多太多不同的声音。
他们围绕的大多是这样的:无关乎这件事情的对错,身份足矣解释一切。
“你知道吗,我们高中主席追宋北亦诶!”“真的吗?不过想想也对,她家事好,长的好看,是我,我也追她,能省下不少东西呢。”
“宋北亦专业第一你知道吗?”“她家很有钱,不知道私底下补了多少课,反正我们是不能花那么多钱喔~”
“打辩论的那个商榷和宋北亦好像不一样诶,你感觉到了没有?”“那确实,到后面肯定会商业联姻的你等着瞧吧。”
“没事吧她,初中就开始打扮了,她怎么那么早熟?”
“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我家有钱我能比她成绩更好。”
异性打量眼光,同性管不住口舌,宋北亦都习惯了。
从小到大,习惯了一切之后她也会觉得还好,毕竟这个动动口舌就可以评价的时代,对错显然已经不重要,人们需要宣泄口去发泄自己对大时代环境的不满。
若她也站在人群中,是不是也觉得一向不靠谱,贬义的“富二代”可以承受所有的口舌之快。
一字一句尚可反驳,人群中的海浪却可以拍死一个又一个的人。
宋北亦说了之前自己的一切感觉,顾魏表示赞同,“这个群体是最容易受到口诛笔伐的。”“是因为这些才让你觉得努力无力吗?”
宋北亦显得轻松:“怎么可能,别人的话再重,日子也是自己过的,当然还是要好好的,只是…有点…”
宋北亦找了个形容词:“手足无措。”
因为不知道做什么是对的,所以所有的行为似乎都存在着滤镜,也让她看不明白。
可是对她来说,只要站的高不听别人的话,那耳边都是风声,没什么区别。
可这样让她离人群甚远,远到一场心病无法根治,对人的情和意变得无疾而终。
还在宋北亦思考的时候,顾魏伸手摸了摸她的后脑勺似乎在安慰她。
“没事,大概每个年纪总是能遇到些不懂事的人,我都习惯了。”
顾魏:“不用习惯。”
“活在人群之中总是会更孤独,因为很多人总是用自以为是的言辞形容他人,不代表你要大度。”
宋北亦泛泛说到:“大概吧,可从小我身边的人就告诉我,我得到了他们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所以总会有人心生妒忌,得换一个思路看他们。”
可顾魏却说到:
“可这不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吗?受害者不需要道歉,不是身份而造就每个人发言无所顾忌,能那么垃圾的形容别人的人,不是因为身份低,而是因为品格劣,不是伪装成受害者就可以为所欲为,罪行成立时,你有权利不原谅他们,所以不需要去换位思考,真正的受害者不用愧疚。”
顾魏的说辞一定程度上,是身边的人从未给宋北亦说过的。
就好像,从受害者有罪论的漩涡里面逃离出来。
他说得理所应当,劝她不要大度,不用考虑大局观,这些说辞,还真是………
后知后觉的宋北亦恍然一笑。
“其实,我恨死他们了,那些随意评论我的人,可我不在乎,因为那些言论只会反应他们到底多糟糕,我才不会讨厌我自己。”
这些才是真话,凭什么要她被捅刀子还要当圣人。
宋北亦转过头笑到:“顾魏你还真是,让我很满意。”
顾魏倾身向前,吻了吻她眼角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