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有关小龙虾的奋战告一段落,孟鹤堂再度陷入案子的迷雾中。他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对孩子下那么重的手,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恶魔。
阳台的风透过狭小的门缝趁虚而入,企图将秋夜的凉意填充进整个家里。
胡思乱想间,睡意上涌。
再睁开眼时,天还蒙蒙亮,晨曦似起未起,也懒懒散散的。
这一觉,他睡得实在不踏实。那些血腥的画面肆意侵虐着他的潜意识,刻意地绷直他的神经,扯得他的记忆零碎。勉勉强强地进入睡眠状态后,那些画面又清晰了起来。
在梦里,他站在一个废弃工厂一层的中心,脚边是数不清的“人”,那是他拼接好的“人”。就像复制粘贴一样,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表情。他们痛苦地哀嚎、啼哭,吵得孟鹤堂想要逃离,但他的脚被那些“人”抓住,他不能动,而嗓子又像是被塞住了棉花,喊不出声。
即使是那样,他仍旧没能醒过来。
直至他放弃了挣扎,被淹没在“人”群中。
梦中,他绝望地闭上了眼,放弃了挣扎,被淹没在“人”群中。再恍恍惚惚地睁开眼,是熟悉的天花板。
他少见的没有赖床。尽管今日早起了两个小时,可他实在是没有睡下去的欲望了,他可不想再看到那群“狂热粉丝”。
楼下新开的粥店早早地开了张。他点了几屉包子和四碗豆浆打包带走,付钱的时候,老板还赠了几碟自家拌的小菜,热情地像是在招待几年的老主顾。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老板的朴实憨厚让孟鹤堂相信这个世界也不全是变态。
至少,阳光还能照进东市秦玉楼下的早市。
东市时间,上午八点四十分,特别事件调查处七组会议室。
孙九芳憋在角落,双目无神,眼里的血丝和下眼眶周围黑青的眼圈无声地控诉着他昨夜在技术部一线承受的巨大工作量。
而在他身边的是同样没能逃过咖啡支配的郭霄汉同志。金边细框的圆镜片下是掩盖不住乏累的双眸,他头发有些乱糟糟的,嘴里还残留着咖啡的苦气以及今早孟鹤堂带来的鲜包混合起来的味道。
会议室的窗边也多了一位陌生人,孟鹤堂只是瞥了几眼,并没有太在意。他知道,这个人就是昨天孙九芳跟他说的新组长。
男人留着干净利落的发型,发丝有些自来卷。他的眼神里带着习惯性的审视,而对于那双独特的眼睛,孟鹤堂形容不上来,只是觉得看着它很舒服。
这位新组长虽然整个人看起来慵懒不羁,但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稳重沉着可不是他这个年纪本该有的。
孙九芳撂下身旁的郭霄汉,慢悠悠地蹭到孟鹤堂身边的空位处。孟鹤堂瞥他一眼,语气颇为幸灾乐祸地说:“麻小味道不错。”
于是孙九芳同志骂骂咧咧地回到小角落,郭同志在一旁无奈地劝说。
东市时间,上午九点整,案情报告会准时召开。
“小周啊,先做个自我介绍吧,让七组的人都熟悉熟悉。”郭局坐在会议桌中央,缓声说道。
周九良点了点头,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便退到了郭局一旁,不再出声。
“小孟,你先开始吧。”
“是。”孟鹤堂站起身子,手里拿着昨晚老秦又整理了一遍的一次尸检报告。
“根据一次尸检的结果来看,受害者死亡时间已超过48小时。因为现在的季节和案发现场的环境条件,尸体腐败的并不严重。”
他陈述着第一次尸检得到的信息,声音不急不缓,在场的调查员都在低头记录,唯有郭局身旁的周九良没有动,只是目光淡淡地看着他,看不出情绪。
报毕,郭局点了点头,他快步回到位子上。
“小孟,这次案件的性质比较恶劣,社会影响很大,所以尽快准备二次尸检,再找些线索。”
这是特别行动处的规定,第一遍尸检不可动刀解剖,要在得到家属的许可才能进行二次尸检。只是这次的案子性质非同一般,郭局便破格批准了二次尸检。
余下十分钟内,七组的各个科汇报目前得到的资料和线索。听完各科汇报,郭局渐渐皱起了眉头。
“有效线索为什么这么少?”郭局的语气里带着少有的恼意。
“郭局,要不我带人再出一次现场?当时出勘现场的一个同事说那附近的一座废弃工厂也有些线索。”负责案发现场的调查员询问道。
“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