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江山如雪
本书标签: 古代  女强  江山权谋   

第八十五章:梦死

江山如雪

  行走江湖十几载,大大小小的比试较量,周天槐少说也经历过上百次了。每次与人切磋武功,很少有对手需要让他双掌齐出,使出那最强悍的“拔山式”来。何况对方是个走路都打晃的老醉鬼,倘若是一掌给他打出个好歹来,传扬到江湖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名声还要是不要?

  所以这一掌他只用了三成功力,看上去气势磅礴,实际上还是留下了一丝余地。万万没想到那老头儿着地一滚,看似狼狈,却在间不容发中堪堪避开了周天槐这一记足以裂石开碑的刚猛掌力。而且还似有意似无意的把这一掌的力道给拨转了方向,从那个女人的耳边掠了过去,击断了她后边的一棵枯树。直吓得她花容失色,抱着旁边的小丫头瑟瑟发抖。

  “大哥好功夫…”手下们齐声喝彩。

  周天槐没有理会那些鼠目寸光的手下,全神贯注地以应对眼前的对手。他扎了个马步,长吸了一口气,喝一声,“看招!”右手滑了个半圆,一掌推了过去。这一掌用了六成力,掌力笼罩了八尺方圆,确保敌人无路可逃。还留了三道暗劲,只要那老东西与自己对掌,必定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有点儿意思了,”老人家挑挑眉毛:“一掌之力罩住敌人周身八尺之地,还有后招。不错,这下子接不接都是一样的结果。猴儿,知道用心计了。夜枭有你这样的人材,倒还有点希望。站住,让你们走了吗。”

  慕妃雪放弃了逃跑的想法,因为没有比跟着这个老头子更安全的了。她拉着慕纭的小手,移到了醉翁的身后。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也逃不掉,那就坐山观虎斗也挺不错的。

  刚才出第一掌,周天槐觉得像打在了一堵涂满了油脂的墙上,不由自主的就偏了。所以他才在第二掌上加了三成力,还准备了三道后劲。明里以掌力笼罩对方周身八尺,那三道后劲才是真正的杀招。比试到了这个份上,周天槐起了争强好胜之心。先赢下这一场,再把那个女人解决也不迟。

  三道后劲发出,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叠加在一起,排山倒海般的袭来。让他感到诧异的是,这股巨力如同撞在了一堵棉花做面,钢铁为里的墙上,消失的无影无踪。过了一会儿,那掌力才突然间反弹回来,震得周天槐胸腹间隐隐作痛。不自禁的退了一步。

  “你到底是谁!”今天还真是倒霉,出门忘了看黄历。周天槐也是个老江湖,却还是走了眼。比起先前那亳无用处的两掌,被人给看破了自己的出处才是最让他惊骇的。周天槐双掌齐出,来不及再细想,一招“拔山式”已经推了出来。

  之前对方手下留情,是要让他知难而退。周天槐虽然知难,苦于不能退。杀手这行里的规矩,完不成任务的人会无比的凄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如今只能是迎难而上,拼死一搏。先干掉这老头儿灭口,再对付那个女人。所以这第三掌便舍弃了全部花招,使出了十成的功力一击定生死。

  醉翁叫一声:“没毛猴子想拚命啊,老头子我今儿个要完。”话音刚落,挥掌便迎了上去。

  武人之间的比拼,也就是拳脚、兵刃、暗器、内功这几项。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用到拳脚兵刃暗器的比试,看上去很热闹,乒乒乓乓的动静大。但只要不是以生死做赌注,基本上就是点到为止。只有内功上的拼斗,那才是最为凶险的。稍一疏忽,就是阴阳之隔。虽然看上去是那么的平淡无奇。

  在场的除了两个姑娘和那老头儿外,都是曾经在江湖上多少也闯出过名头的。就算是再怎么愚钝的人,也看出来那边喝酒边与老大拼掌力的老头儿不是一般人,但任凭他们如何的绞尽脑汁,就是想不起来道上曾经有过这样一号人物。见二人三掌贴在一块,料想一时半会儿也分不出来胜负:“兄弟们,先宰了那娘们,再来对付老东西。咱们上。”

  “呼,啊!”一道灰影急速的掠过,紧接着一声大叫。刚刚还在张牙舞爪的家伙被一块拳头那么大的石块给砸到了额头,顿时血流满面:“谁暗算老子!有种出来单挑!”

  又一块石头“亲切”的问候了他,那不知死活的家伙翻身倒地。其他的杀手亦是无一例外的被石块挨个点名,丢盔弃甲没有义气的把头儿给扔了,只顾着自己逃跑。周天槐连连催动内力真气,愣是无法让醉翁退后半步。想跟着一起跑,手掌像被粘住了动弹不得:“要杀就杀,爷要是皱一下眉头就是个怂包孬种。有种就留下名号,下辈子再找你报仇雪耻!”反正逃不掉了,临了过过嘴瘾也行。

  陡然间身上的压力烟消云散了:“你走吧。小子功夫不错,回去好好练练,有希望成一代宗师。听小老儿一句劝,想活命的话就赶紧改邪归正,以后别在冒别人的名头狐假虎威。我去也。”转瞬间就和慕家姐妹俩一起消失了,徒留下了周天槐一人呆立在林间失魂落魄。

  慕妃雪只觉得耳边风声乍起,阴暗的林子不断的在眼前掠过。她刚想挣脱对方的钳制,一阵酸麻的感觉从手腕袭向全身:“不要乱动哟,这林子里的野兽可不少啊。”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头儿才把慕妃雪放在了一座小茅屋里的干草堆上。没等她恢复气力,一个温软的小身体就压了上来。黑暗中听到了慕纭平稳的呼吸声,却没有一点动静,看来是睡着了。又累又困的慕妃雪抱着妹妹,很快也睡了过去。

  清晨,姐妹俩在牛羊和狗子的叫声中醒来。一夜的安睡恢复了大部分的体力,同时也使得腹中的饥饿感更加的强烈。慕纭看着慕妃雪:“姐姐,我饿了。什么味道,好香啊!”

  “去看看。”

  推开门,昨天夜里那阴森恐怖的树林完全变了一个样子。鸟语花香,景色秀丽。林间空地上几座茅屋分布其中,袅袅炊烟中混合着食物的香味。一个少女端着大托盘走出厨房,把上面的东西一件件的放在桌子上,说道:“你们醒了,睡的好吗?一起吃点东西吧。醉翁爷爷,吃饭了。”

  “来了,别叫了。哟,大丫头小丫头也都起来了。好,吃饭吃饭。”

  老头儿晃晃悠悠七扭八歪的走过来,浓烈的酒气熏得三人惟恐避之不及:“我说老酒鬼,你到底喝了多少啊!”离他最近的慕妃雪忍不住抱怨道。

  “你个丫头片子懂什么。一醉解千愁,从此无烦恼啊!要不要来一口?”醉翁抱着他那个宝贝大酒葫芦。见慕妃雪躲得远远的,叹道:“世人都这样,得陇望蜀贪心不足,活的真累。大孙女儿,昨个睡得好吗?”

  见少女神色有些黯淡,醉翁已然明白:“凡事都要慢慢来。今儿个我要去赶集,你就和她们两个一起玩玩吧。记住,不要乱跑哟。”

  吃完早饭,醉翁就坐着牛车,带着几只羊去五十里外的集市去换些柴米油盐之类的必需品。待他走后,慕妃雪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边在心中谋划路线。正在思索时,背后有人说道:“姑娘,还是放弃吧。你是逃不出去的,何况还要带个人。我叫云婉仪,你呢?”

  “我叫慕妃雪,她是我妹妹慕纭。”瞧云婉仪的模样,应该没说假话。莫非…

  云婉仪眼望远方那层层叠叠的大森林,说道:“爷爷是个好人,如果没有他,我可能就没命了。到是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原来你也是被人给救回来的。慕妃雪也不想隐瞒,就直接实话实说了。云婉宁静静的坐在木凳子上听着她的讲述。当听到慕妃雪从茶庄云楼上纵身跳下之时,还是忍不住惊呼道:“啊!你胆子可真大!”

  “还好,还好。”慕妃雪苦笑道:“以前跳过一回了,有经验。到是云姑娘你,不像是本地人。你老家是哪里的?”

  “我不知道。”

  “那么你的家人呢?”

  “不清楚。”

  “你总不至于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吧?”慕妃雪见她这副一问三不知的样子,心想:难道你不叫云婉仪?或者说你不是云婉仪。

  云婉仪她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除了不远处小河边正在聚精会神抓鱼的小慕纭以外,再也没有一个人:“我是去年冬天被爷爷从东边的火雷原捡回来的。我不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的。身上只有这个东西,上面的字里有我的名字。”

  她从衣袋里掏出来一件物品,递给了慕妃雪。慕妃雪接过来才看了一眼,差点就一头栽了个跟头。

  那是一块金牌。长约四寸,宽两寸左右,周边镌刻着一圈凤尾鸢。金牌的正面有四个篆书字:天官赐福。背面是两排小字:大相国云氏王族,文华王三女清阳公主婉仪,生于文华王三十二年七月初七日。特颂此金牒明证。大相文华王三十二年八月初七铸:“你是南相国的清阳公主!”太不可思议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儿的地方居然藏着一个公主。

  即使慕妃雪的好奇心再强,目前没有多少线索,也只能暂时放弃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企图。两个年龄相仿的姑娘并肩站在一起,目光越过崇山峻岭、林海雪原,望向东方那片燥动不安的大地。

  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原野上,黑色的礁石与红色的波涛在长久的对峙与反复的相互试探后,终于开始了第一次正面碰撞。波涛砸在岿然不动的礁石上,飞溅出无数的浪花。一击不成,红色的火焰大潮立刻后退,转瞬间换了一个方向又扑了上来。一次又一次,用血肉和生命试图打开突破口,再将那块顽石砸得粉碎。

  夕阳日暮,两军不约而同的收兵回营,偌大的战场上只有双方派出的小股人马在搜寻己方的伤亡者。他们彼此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偶尔会发现对方的人,才会在交换的时候说上一两句话。直到黑夜的羽翼彻底的遮挡住了天地万物,才化成两道火焰组成的涓涓细流奔向各自的归宿。

  一队人马顶风冒雪的进了西昭军的大营。须发皆白的韩沙影翻身下马,动作之熟练矫健,一点都不像个花甲老人。迎面一个中年人迎上来:“韩司主千里迢迢赶过来,辛苦啦。请入大帐歇息,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也不迟。”

  “不用了,李子义将军。还是先把事儿给大家交待清楚。”韩沙影断然拒绝。

  一行人急匆匆的进了中军幕府。幕府大帐里几十位将领都到齐了,一见李、韩二人进来,齐齐的站起来见礼。李子义挥挥手,众人落座。他说道:“既然大家都来了,就长话短说吧。今日一战,我军伤亡多少,歼敌多少?”

  李子义的副手程青山站起来说道:“今日之战我军阵亡一百八十一人,伤三百零七人。斩首五百左右。”

  在场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但像今天这样的情况也是极少见到的。根据潜龙司提供的线报,对面的敌人至少有十万左右。李子义这次带了五万精兵,与那支红衣军队对峙交战。期间双方互有攻伐,红衣军每次进攻,都是一与敌军接触,稍一纠缠便全军退去。换了个位置再攻,如此反复拉锯。轮到西昭军进攻时,红衣军也是尽量严守门户避而不战。

  现在双方主力虽然都收兵归营,但小规模的冲突与战斗却一直在继续。红衣军派出了大批斥候和骑兵小队四处游荡,时不时就会与西昭军的斥候遭遇。那些红衣军小队即使兵力占据优势,依旧和白天一样不战而走。等对方的人走了再回来继续到处乱晃,看得人是一头雾水。

  一个千夫长说道:“这帮子从哪冒出来的,跟个狗皮膏药似的烦人。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呀?”

  韩沙影面无表情道:“他们是阳泉人。”

  众将官一阵窃窃私语。许多人都听过阳泉的名头,但是这个国度远在万里之外的东海之滨,与中原诸国甚少来往,故而人们都不是很了解那片陌生的土地。只有从四处奔波的游商那里听到些只言片语。听他们说阳泉是天子王族的一个分支所建,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那的风俗习惯与中原也是大相径庭,阳泉人不像中原人那样重文治武功,规矩礼仪。举国上下皆好方术占卜,民风开放,视礼教尊卑和国家律法如无物。历来被自负为文明正统的中原列国视为不开化的蛮夷之地,故号“东夷”。

  “事到如今,也没有保密的必要了。”韩沙影站起身来说道:“本座在来这里的路上,收到了潜龙司布置在南相都城的一个暗桩的密报:一个月前,阳泉国的执政太后,也是南相的和亲公主借着母国连续败给我大昭之机,派遣五十万大军东征。以支援母国的名义骗取了各处关隘守军的信任,抵达都城寿姚。阳泉大军突然发难,破城而入。猝不及防的南相王族几乎都遭了毒手,全体殉国了。寿姚城也化成了一片焦土。”

  “在屠城中那暗桩侥幸捡了条命,冒险带回来了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南相文华王的三女儿清阳公主与她的夫君驸马都尉陈希山突出重围,一路向西逃亡。而阳泉大军一直紧追不放。各位将军今日所见的,就是阳泉派来的追兵。他们之所以不走,必是认定南相公主就在这附近的某个地方。”

  “本座推想过,从南相入西昭,必须得经过这火雷原,再从青川城西去。所以本座请各位一定要盯紧那些阳泉兵马,以防其狗急跳墙。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至于暗地里霄小耍弄的阴谋诡计,就交给我来处理吧。”

上一章 第八十四章:醉翁 江山如雪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