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江山如雪
本书标签: 古代  女强  江山权谋   

第九十二章:破镜

江山如雪

  窗外深如点墨的天空渐渐的露出来了一抹鱼腹白,烛台上的蜡炬成灰,飘忽摇曳的火苗挣扎了几下,最后还是无奈的选择了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屋子里刹那间一片黑暗,惟有那满心满腹都是怨气的人在卧榻上辗转反侧。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是容氏一贯的作风。可现在那帮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得寸进尺,不只是想要占点便宜分口吃的那么简单,还想把整个盘子和做饭的锅灶都搬走。真真是得陇望蜀,贪心不足!

  好不容易才眯了一会儿,一阵喧闹声不合时宜的闯了进来。容氏顿时感觉血气翻腾,起身怒骂道:“干什么呢?赶着去投胎吗!”

  管家跌跌撞撞的冲进来:“夫人,不好啦!街面上全乱了。”

  原来是一场虚惊。容氏心道:只要不是那些面目可憎的讨债鬼,管他外头天塌地陷与我都无关:“外头乱不乱,跟咱们有什么关系。你去多叫些家丁护卫,把门户守好就行了。快去呐,杵着干什么呢。”

  “不是啊,夫人。”见主母一副万事不理的模样,管家急道:“是官兵,好多的官兵,把咱们家的宅子给围了。”

  容氏一个激灵,满脑子的瞌睡虫顿时都被吓了个魂飞魄散,落荒而逃:“什么,官兵干嘛要围了我家?赶紧给我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把其余几房的人都请过来。”边说边急急忙忙的下了榻,飞似的奔着前厅去了。

  管家也几步跟上主母:“夫人呐,三爷、四爷、六爷和七爷根本就没走,现在都被围在府里了。”

  容氏现在可着实是没有心思去追究那些没脸没皮啊东西为什么还赖着不走。她带人着急忙慌的进了正厅,还没等弄明白所以然,一声沉闷的巨响突兀的迎面压了过来。

  “嘭、嘭!”紧接着又是几声响。镶嵌着铜钉的朱漆大门颤抖着,厚达半尺的门楣在野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正厅里头的不论是主子还是丫鬟仆人,亦或是手持棍棒的护卫家丁,人人都是脸如金纸,冷汗连连,惶惶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又是一声巨响,大门终于还是承受不住了。大群官兵一拥而入,刀光如雪,利箭上弦。人群中一个顶盔贯甲的将军越过众人,大声道:“青川守备府奉命搜捕奸人细作,都给我老实点,异动者一律格杀勿论。”

  慕家族人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三房的慕天吉壮着胆子上前赔笑道:“大人,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我们可都是守法的良民呐。”

  “良民,”那将军横眉竖眼道:“究竟是良民,还是阳泉军派进来的细作,可不是由着你们红口白牙上嘴唇碰碰下嘴唇就说了算的。有什么话去守备府大堂上再说吧。来人,把他们都给我绑起来。再把这院子仔细的搜上几遍,莫要漏了一个。”

  一声令下,官兵们手拿绳索镣铐上来抓人。有几个想辨解或求饶,官兵便不由分说的一顿拳脚。忽听得女子的尖叫声。原来是淳敏华衣衫不整的被人从房间里推出来,倒在领兵将军的脚下。那将军见她貌美,就起了不轨之心:“这个女人,可能就是奸细。且让本将军好好的审一审。”

  说完就向她伸出了毛茸茸的大手。淳敏华吓得惊声尖叫,拼命挣扎。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又有谁敢不顾自己的性命来强出头:“小美人儿,你就乖乖的从了我吧。”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我家逞凶!”

  话音刚落,那将军肥壮的身躯突然间腾空飞起,落在了人群里砸倒了一大片官兵。他愤怒的跳起来拨刀出鞘:“那里来的小蹄子,活腻了吧你丫的,敢和老子动手!”

  “你没长眼睛吗?自己看。”

  一个物件丢在他的脚边。那将军弯腰捡起来,是一面径约三寸的镶金铜牌,背面镌刻了一位策马奔腾的执旗黑衣骑士。那人翻过来一看,立时便双腿一软,“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你是…”

  先前还嚣张跋扈的官兵一个个的都成了被霜打过的茄子般,灰溜溜的滚蛋了。只留下他们那领头的跪在地上汗如雨下,浑身上下无一处不难受,却一点都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斜倚对面太师椅上的慕妃雪接过芳华端过来的茶杯喝了一口,悠然自得道:“说说吧,抓奸细抓到我家里来啦。这谁那么不开眼,敢在我头上扣黑锅。”

  那领兵将军赶忙道:“回长公主殿下的话,微臣是本地厢兵统领苏大人的副将沙坪东。这回是奉了千户大人的令来抓人的。”

  沙坪东倒是没有说谎。青川扼守水陆要冲,自然是不能像寻常城邑那般只有三五百兵卒驻守。朝廷特设了青川守备府,派下一个千户官领兵五千长驻。这五千兵马皆是由本地人组成,父退子继世代相传,朝廷特许他们这些军户只交一半赋税和不服劳役的特权。百姓则称呼其为厢军。

  这五千厢军分别驻扎于青川各处:一千步兵同中军幕府驻于离城十里的三岔堡,扼守住南来北往,纵贯东西的官道大路与水路码头;两千骑兵则驻扎在三岔堡对面山上的军寨里,与步军遥相呼应。一千辎重兵专职负责守卫城南边那存了百万石米粮的粮仓的安全与物资的转运。城内也部署了一千人,来守卫城门与官署衙门,维护治安惩奸缉盗。今日打上慕家门来找晦气的就是这帮人。

  本来以为慕家就是个软柿子可以随便拿捏,顺手还能捞点儿好处。却万万没想到背后的靠山这么硬,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是吗?我怎么觉得你不老实,在跟本公主耍小心眼儿。”

  被慕妃雪这么一吓,沙坪东哭丧着脸道:“小人真的没有说假话呀!都是千户他的意思,我就是猪油蒙了心,想趁机占点儿便宜啊。长公主殿下您大人有大量,就把我当成一条狗…”

  随身护卫拿破布堵了那沙坪东的嘴,用绳子捆起来丢进了后院柴房。然后就拖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壮汉去了正堂。刚把他口中的布团拽出来,那人就大吼大叫起来:“你们是什么人?竟敢私设公堂,关押囚禁朝廷命官。想要造反吗!放开我,老子是千户,千户…噗”一记重拳猛然砸下,那人口一张,几颗牙和着鲜血落在了地上。

  惊魂未定的慕家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发生在他们面前的这一切。堂堂的千户大人,青川守备府的都统领,那可是个跺跺脚都会让整个城抖上一抖的人物。就这么被人给如丧家犬般肆无忌惮的关押殴打,那个丫头当真是目空一切,无所顾忌。已经有人暗地里在心中打起了退堂鼓,惹不起我总还躲得起吧。

  苏千户被两个人用力给按住,眼睛里只能看见前面一丁点儿的青石地砖。只见一双半掩在碎花百褶裙摆下的素色绣鞋缓缓的踱步走到他跟前:“苏千户,别来无恙否?手下人着实是没个轻重,我在这来代他们向你赔个不是。”

  苏千户口中含糊不清的叫道:“你这个贱人!老子出去后,一定要把你扒光了游街示众。再把你卖到最脏最乱的窑子里,让那些下贱种撕碎了你的身子。”

  “人总是会有一死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可是我将来会怎么死何时死,苏大人你是没有机会看到那一刻了。”绣鞋的主人从苏千户的身前移步到他的后面,居高临下轻蔑地讥笑道:“倒是你,莫非是嫌弃阳泉人给的东西太少了,不值得你一个千户都统领为此放着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相伴的安稳日子不过,临了还打算趁乱先捞上一大笔棺材本再投敌叛国吗?亦或是有什么别的企图啊?”

  柔声入耳,如阎王鬼差的催命符一般,听得苏千户浑身颤抖,心胆俱裂。正如对方所言。厢军虽然也是西昭军队的一部分,但这些人要么是从历年的待选壮丁中因为各种原因淘汰下来的,亦或者是因为伤病年迈和违反了军法被遣散清退的老兵。朝廷为了安置他们,才成立了这种半军半民的厢军。以厢军来保境安民,还可以省下大量兵力用于和列国的沙场之争。至于这些厢军所需的粮饷,则由驻地来自行承担。正好又为国库省下了大笔开销,倒是个一举三得的好法子。

  但人生在世,富贵荣华谁不想要。苏千户原来也曾经是个军中勇士,只因在十多年前因伤才退粮回乡。虽然说后来用军功换了个千户官,兢兢业业的当上了本地的都统领,成了一方位高权重的地头蛇。但终究还是比昔日的同袍兄弟们差了一截。尤其是那些以前的手下多数都成了领千人万人的大将,听着他们一个个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消息传来,心里头除了替他们高兴的同时,免不了也会长吁短叹上一番。

  “你是怎么知道的?”苏千户的顿时气馁。都已经火烧眉毛了,再顽固不化对自己可没什么好处。退一步海阔天空,办法总会有的。

  女子又绕了半个圆圈:“放开他。”两个押送护卫松开手,只是各自伸手按在苏千户的肩膀上:“你最好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没错,我是定不了你的罪。但是我知道该找谁来整治你,至于是请廷尉府还是潜龙司来做,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还是我刚才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要来找慕家的麻烦?”

  苏千户自知今天是横坚逃不过这一劫了:“好,算你狠,今儿个我认栽。老子只恨当年没有把你一齐给干掉以绝后患。”他与慕妃雪一照面,立马就认出来了。反正也是死路一条,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死在她的手里倒也不冤。

  “人死不能复生,”慕妃雪命人解开了绑绳,然后挥手屏退了所有人,黯然神伤了片刻后才说道:“可活着的人不能总是盯着过去的事情不放。如今阳泉大军已经是兵临城下,全城百姓危在旦夕。只有你,能给外面的那些人留下一线活下去的机会。是非曲直,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完把一柄匕首扔到苏千户的跟前:“你的家人,我已经安排他们出城去躲避兵祸去了。现在应该过了翠屏山口。你如果想去找他们,我可以帮你。”

  苏千户的目光在慕妃雪的脸上与那把匕首之间来回游移不定,过了好一阵子方才挤了一句话出来:“算你狠!”

  “就这么简单的放过他了。”

  白发苍苍的老头子拄着铁拐杖步履蹒跚的从后面摇晃着走出来,审慎着盯着曾侄孙女说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慕妃雪转过身子,同五叔公正面相对:“他犯下了如此大错,已经是个必死之人了。再咬着那些没用的陈芝麻烂谷子不放有意思吗?用自己的一条命为全家人换来活下去的机会,倒也让我佩服。曾叔祖你老人家都已经三十多年不出那个小院子,今儿个破天荒的出来了,难不成就是为了助纣为虐吗。”

  五叔公那一双老眼眼皮子一翻,颇为孩子气的甩了一记白眼儿:“死丫头没上没下。老头子我活了八十多岁,还能看不明白你的那点儿小心思。没出息!走吧,跟我过来,今天就让你开开眼。”

  说罢他当头引路。慕妃雪跟在后面,走过长长的甬道绕开一座座庭院,走向了那个在许多日子里用尽心机也无法踏进一步的小院子。斑驳的铜环上那个老旧的大锁头“吱吱呀呀”的叫了几声,不太情愿的动了动几十年都没有动过的老胳膊老腿,在钥匙的催促下退到一边去了。

  推开尘封了不知道已经多久的大门,一束光亮射进了昏暗的屋子里。偌大的房间里空空荡荡的,仅仅在中央放置了一张几案。那几案虽然涂漆都已经掉色了,却还是一尘不染,上面还放了三样东西。

  那三样东西一字排开。左边是一只老旧的铜箱,箱子没有上锁。右边的木架上是一柄两尺长、用黑皮鞘套住的青铜剑,剑格上镌刻着一匹栩栩如生的奔马。这一箱一剑,很明显都是上了年头的东西。慕妃雪心道:说不定它们的年纪,比慕家的这个祖传的老宅子的年龄还要大出不少呢。

  在一箱一剑的中间,是一块木牌。这木牌就和祠堂里头的那些祖先们的神位一样,但却比那些神位灵牌要更加陈旧。这神位面南背北而立,上头竟没有写上主人的名讳,背面亦没有按惯例书明此人的生平逸事。着实是很奇怪。

  五叔公痴痴的望着那个无字神位,神游天外了好一阵子方道:“年轻可真好!年轻人心气儿盛,总想着要和天下人一争高下,干上几件震古烁今的大事好青史留名。”回头看了看:“小丫头你定是觉得老头子我啰里啰嗦吧。罢了,你仔细听好了。”

  老人枯枝一般的大手缓缓抬起,“丫头,你看那个匣子,里头装的是我大昭开国之君太祖公所遗留的岁玉国玺。”岁玉者,诸侯朝贡天子之物。一方可抵千万金银珠宝,城池土地。得天子赐岁玉为玺,代表的是上天对得玺者的承认。慕妃雪既然贵为长公主,当然知道这其中含意。只是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传国之玺要舍珠玉而选用随处可见的青铜。

  “再看那剑,”五叔公又开口道:“此剑是庄惠公传下的仁杰镇国金剑。”庄惠公为西昭第十三代国主。他一生礼贤下士,对内以仁德礼仪教化万民,治国安邦颇具成效。对外尽量不兴刀兵,即使迫不得已亦是点到为止,在那个以灭国夺地为主流的乱世为天下人做出了一个好榜样。他仙逝时天下诸侯万民甚至自觉的罢战三月,九州人士皆服丧哀悼追思。

  慕妃雪心中无比惊骇!家里竟然收藏了这样两件大有来头的神器圣物。而它们居然只是那块平平无奇的木牌子的陪衬。这个无字神位到底是什么来头?五叔公淡淡的一笑:“那个神位,是属于季君的。”

上一章 第九十一章:红烛 江山如雪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