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构成方面,旋转依旧还是燕式旋转和联合旋转,至于跳跃,其实她还并没有想好
其实跳跃要么就是前半段放一放3A,3Lz3Lo,4T之类的,但是后半段就要放像4Lo,4Lz这样的跳跃,要么就是不放跳跃,摆在她前面的只有这两个选择
她对细节会很把控,但也是在现在才考虑到,既然开始的她,是青少年组的她,那么前面其实是不应该上比较难的四周跳的,比如说4Lo之类的,但是放在后半段其实是很考验体力的
除了跳跃之外,她现在两套节目都学会了,2天和乐上百次,唯一的就是还有跳跃没有定
如果要是想放跳跃的话,那么这怎么着也得用长节目的搭配方式,目前暂定不使用跳跃
可如果是在普通冰演而并非自己独自冰演里,只有滑行就会显得不那么突出
最后的最后,她还是打算加入跳跃,但不是按照比赛的规则来,3A,4T,3Lz3Lo,4S,4T4T,其实从3次4T这就可以看出,这放在正式比赛肯定是会被罚的,但是也是没有办法,林恬很想每个阶段都拿出自己的代表,比如说青年组第一个赛季使用3A初露锋芒,第二个赛季4T成为她的终极杀手锏,升组后由于发育关来临较早,又是新秀,所以前两个赛季开始在短节目上下功夫,使用3Lz3Lo凭借此联跳站稳脚跟,13年成功度过发育关,本应是重启4T时,却暂退了,16年复出,17年开始启用4S,解锁了新的四周跳,平昌冬奥会由于落后分差较大,启用4Lz成功逆转,北京,在不被众人看好之下启用4T4T,成功夺得金牌
其实还少了4Lo和4F,不过实在是不能填了,因为跳跃都是放在了该放的地方,有的真的很考后,很耗费体力
而且考虑到本套节目的步法比较有难度,需要足够的体力,所以做出了如此的选择
当然,《浮光》是给她退役之前,她还会在封刀之前出一曲《惊鸿》也就是用《惊鸿》来结尾
当然,两套节目传递的概念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席琳给她编的这一套还是属于比较正常的放7个跳跃,前半段两个四周一个3周,后半段1个四周3个三周,虽然现规则下只有最后3个跳跃给1.1倍基础分,但后半段放四个跳跃其实已经成为了林恬的一种习惯,包括北京冬奥会,后半段其实也是放了4个跳跃
她认为,分数,和节目是两个事情,但又是两个息息相关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其实也很无奈,她没有那么多的体力既完成许多漂亮的四周跳,又做着高难度而又华丽的步法,还要配合着超级费体力的旋转
所以,才会是这种结果,她才会选择少放入4周跳,尽量使用3A,3Lz这样的跳跃和3Lz3Lo这样的跳跃去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