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好像有一串小铃铛,轻轻地在耳边摆动相撞。
王鹤棣的眼前突然出现一道柔和的光芒,如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他小心警惕的环顾周围的环境,发现自己目前似乎是在一座小村落外边。
小村庄附近还有叮叮咚咚的小溪流,溪水两岸栽满了桃花树。落花流水,流水无情。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奔流不息的流淌。
数不清的桃花,点点洒在河面,像无数个可爱的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鸡犬相闻,两边阡陌交通的农田,丰收茂盛的景色叫人看了心喜。
【叮铃。】
又是一声铃响拉回了王鹤棣放飞的思绪。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他很少看到如此诗情画意的一幕。
紧绷的神经不知不觉间放松下来,王鹤棣连自己什么时候心神失防的都不清楚。
要不是铃响惊醒了他,他还一门心思沉浸在这田园风光无限好之中。
收紧心思,再看着一派祥和的画面,忽然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王鹤棣抬头看见鸟雀飞过天空,翅膀上似乎裹着不详的灰色;他看见垂柳披上了绿丝绦,如女人长发般张牙舞爪;他看见河边水底浮起一朵朵桃花,红得像血......
而那铃声的来源——则是村口一根根交错串联的红线上挂着的铜钱!
【叮铃……】
红线轻晃,一串串铜钱相撞,铃声响了。
王鹤棣头皮发麻,顿感毛骨悚然。那些风铃般的铜钱竟然无风自动。
苍老的声音毫无征兆的出现在王鹤棣背后。
多功能工具人[老人]:“外乡人,怎么还不进去?”
吓了一大跳的王鹤棣当即像猫科动物一般“原地起飞”。
王鹤棣(瞳孔猛缩)“呜啊!”
王鹤棣(大声质问以掩饰刚才的失态)“你谁啊!”
#多功能工具人[老人]惊讶道:“我是这个村儿的原住民,难道你们这些外乡人不都是听说了咱们杏花村的桃花酿特别好喝才慕名而来的吗?”
王鹤棣“……杏花村的桃花酿?”
卖点是桃花酿,村边栽的是桃花树,村名却是杏花。槽点太多,王鹤棣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小老头没明白王鹤棣的意思,还耐心的和人介绍起自家村子。
多功能工具人[老人]自豪的说:“因为前来拜访的外乡人太多了,我们村长还特意安排了咱们村的牧童在不远处给大家指路。”
画面既视感太强,再加上强烈的熟悉感,电光火石间王鹤棣想起了在哪见过,或者准确来说,在哪听过这么一副画面。
*
【中国三大传统鬼节】
作者“其一为春分后十五日的清明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作者“其二是有七月半,鬼门开之说的中元节,佛教中称盂兰盆节。”
作者“其三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寒衣节别名“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