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耐心地扮演着专业、高效、甚至有些过于投入的艺术顾问角色,将每一次冰冷的指示都完成得无可挑剔。
直到一份关于“铂悦汇项目阶段性成果内部评估会”的通知下发,与会名单里,出现了“陆婉楠”的名字。
评估会当天,会议室里坐满了集团高管和项目核心成员。气氛严肃。
李鹤东坐在长桌尽头,听着各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偶尔提问,言简意赅,一针见血。轮到陈总监汇报艺术策展部分时,她重点介绍了陆婉楠团队的工作,并播放了几段经过初步艺术化处理的“声音碎片”样本。
一段是老旧弄堂里模糊的孩童嬉闹声与空灵电子音的结合,一段是模拟出的、基于文献记载的叫卖调子经过变调处理后的旋律。
高管们听着,有人点头,有人皱眉,反应不一。
李鹤东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看向陆婉楠:“这就是最终方向?”
陆婉楠站起身:“李总,这只是初步尝试。我们还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希望能找到更精准的情感共鸣点。”
“情感共鸣……”李鹤东重复了一遍,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平淡却带着压力,“需要数据支撑,而不是主观臆测。集团投入资源,不是用来做抽象的声音实验。”
几句话,否定了之前的方向,将气氛压得更低。
陈总监脸色有些发白。几位高管交换着眼神。
陆婉楠却微微吸了口气,迎着他的目光,语气依旧平稳:“李总说的是。我们确实需要更可靠的依据。因此,我建议在项目下一阶段,加入小范围的受众情感反应测试,收集数据,反向指导我们的声音设计与遴选标准。”
她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招募不同年龄背景的测试者、采用生物电传感器监测情绪波动、结合问卷访谈等,听起来专业且具有说服力。
李鹤东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了两下,未置可否。
会议结束时,他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这个测试方案,只是吩咐陈总监:“细化方案,预算和周期报上来。”
看似搁置,却留下了口子。
散会后,人群陆续离开。陆婉楠整理着东西,动作稍慢。
李鹤东最先起身,走向门口,经过她身边时,脚步几乎没有停顿。
但就在擦肩而过的瞬间,一个极低、几乎含在喉咙里的声音,擦着她的耳廓掠过。
“……做得不错。”
四个字。轻得像错觉,快得来不及捕捉。
陆婉楠猛地抬头,只看到他冷峻的侧脸和毫无停顿离开的背影,仿佛刚才那一声只是空气的振动。
她站在原地,心脏却莫名地、失控地重跳了一拍。
不是因为那难得的认可。
而是因为…那声音里,似乎藏着一丝极淡的、被强行压下的…疲惫?或者说,是某种更深沉的、无法言说的东西。
她迅速收敛心神,压下那瞬间的异样,继续手上的动作,面色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