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提和顾廷烨不欢而散,记挂着齐衡那里。于是转道去了宁国公府,找到齐衡的时候,他正在拿着护膝发呆,周围没有下人,安安静静的,是个谈话的好时间。西提咳嗽适宜自己的到来,齐衡果然看向西提,意识到她的到来主动打招呼。
工具人好久不见
西提还好吧,我就回去一会。结果你们考试都结束了好久了。
工具人是呀,错过了。
西提我听说你没有过,有去问问原因嘛?庄学究或者其他师长是怎么说的?
工具人虽然你提醒了我,但是时间紧张,我也没有带的及复习到位。本次考试正好遇到了南方大雨洪灾泛滥,所以我们的策论就是治河。但是河道工程过于繁琐,我所了解的只是常规的加固堤坝和引流,其他的不清楚,然后答出来的就中规中矩,没有亮点了。而且父亲托人去问了,本次主考官比较务实,而我的文风又偏向于华丽,所以落榜了。
西提哦,失败是成功之母,吸取经验教训,再接再厉吧,争取下次中就好了。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你可以更多的去关注民生经济,时事政治,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而且也训练一下朴实点的表达,2手抓,这样下次就不用担心文风和考官的主流不符合了。至于治水,这可是千百年来大问题,出题人很敢问呀。治水主要是疏通为主,围堵为辅。除了常规的加固堤坝以外,主要还是疏通。因为加固只是暂时的,他会导致河流泥沙堆积,河床抬高,河道压力加剧,形成堰塞湖,长远下来一旦超过界线,尤其是遇到暴雨天气,就会突然河道坍塌,民众流离失所,人才俩失。
工具人堰塞湖是何意?
西提(哎呀,一不小心就把现代词语说出来了)
正好现在也是在书房,西提画图给他表示了一下。齐衡觉得有理点点头,并表示赞同,但还是哪个问题,他没见过,没处理过,知道的只是历史记载的部分,所以他得不出好的办法。而来自千年后的西提,吸收了前人的精华和科普,还是可以说出点123的。
西提疏通河道,是更好的方式。只是要怎么疏通,什么时间地点,这些都是学问。要看这个地方的气候降水,地质地貌,地势变化趋势,因势利导的处理。而且有的还有考虑在人为因素,比如礼仪宗教等影响,做好各种方案,最好用沙盘模拟一下,在具体落实。这些,你可以请你爹找个治水的大佬问问,这样就可以做到言之有物了。
工具人西提姑娘真是学识渊博,在下佩服。
西提没有啦,我们也是要上学的,这些都是学校教的,我只是搬运给你听。你可以参考参考。而且还有新的观点,不仅限于下游治理,而是从本源来,在河流的上游和容易坍塌的周围多多的植树造林,改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这个工程短期没啥效果,但是长远来看可以减少洪灾的发生。
工具人哦!这主要很是新颖,可是无法拜读一番。
西提没事,你要是想知道啥,可以问我,我知道的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的带回去问了在告诉你就行。
工具人那就谢谢西提姑娘了。
西提不客气。那么,言归正传,对于你和明兰的事你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