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一时默然,沉浸于这巨大的信息量中,有的甚至恨不得自己没有请假缺席这次会议。庆帝面色铁青,目光深邃,沉默不言。群众也不敢开口,范闲问完后,而后陈词总结言冰云一事长公主主谋,与自己无关,望陛下圣裁。
一时间,议政厅内噤若寒蝉,庆帝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没有发声。朝臣也不敢随意接话,范闲等候片刻,不得不再次出声提示庆帝,那个冒头针对范闲的官员见势指责范闲目无尊长,藐视皇权,并且狡辩范闲的证据只能证明长公主有问题,但是无法排除自身嫌疑,毕竟监察院调查显示范闲的确在言冰云卧底前见过他,并且护送人员就是费介,而费介众所周知就是范闲的老师,所以不排除范闲的嫌疑。
范闲反驳证据链如此清晰,自己与长公主和言冰云在此之前从未见过,更无恩怨,无论是情理还是利益,都不可能也不必要动手。
范闲话音一落,就有礼部的官员出列表示赞同,并且夸奖范闲高风亮节人品不俗。范闲认出这是自从自己背诗百首后,上门求诗集的老大人,他在范府范老爹的书房有见过。
范闲(哦!原来是他呀!书痴,善工笔,听说谏书奏章不错,喜好文学,善于识人推荐人,算是出名的老好人了。他帮忙说话可以理解,希望不会牵连老先生,等着让姐姐给备份厚礼道谢)
其实范闲的说的话,众人心中有数,多半是真的。但是庆帝还没有表态,而且有的大臣受长公主指使,既然已经大戏开幕,总得有所收获;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倒是想说些什么,却又被人劝下了;有的墙头草,不敢冒险。。。
而和范闲关系好的陈萍萍因为肖恩互换的事情在忙,没有参加大朝会,而是派来手下递交证据。范建倒是在的,但是或是和庆帝有默契,给了范闲一个安静的眼神后又原地站立。
庆帝像是发呆后被争吵声引回神,顿了一会后,询问众位大臣的看法,众说纷纭,但除了个别长公主残余势力,普遍认同范闲的观点,毕竟铁证如山。只是惩罚问题就各持己见,最后庆帝下令罚俸5年,禁足封地3年,无召不得入京。
范闲本想在争辩一下,毕竟根据调查出的这些资料,长公主手下的人命不少,这惩罚过于轻飘飘了。正当范闲想要出列禀报时,却被范建阻止了,摇头示意。
范闲当然知道父亲的意思,也回想起陈萍萍当初的分析,犹豫了一下,还是站住了。
范闲:(既然明面上无法得到公正,那只能私下弥补了。看下苦主的需求,若是想要报仇,他会提供帮助。若是都没有,那他也是妥善安置这些遗孤。至于长公主,以及得罪了,还是得早做准备,她被贬谪,天高皇帝远不方便监控,可以考虑下蛊,平时不发作甚至可以养生,一旦有些阴谋诡计就催动,让她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