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灯重新亮了,宋亚轩闭着眼适应刺眼的光亮,直到听见刘耀文的脚步声才缓缓地睁开眼。
刘耀文刚迈至门口,还未及出声,宋亚轩却已再次敏锐地捕捉到了他心底的思绪,平静地开口,
宋亚轩“夜盲症,小毛病。”
刘耀文一愣,忽是觉得宋亚轩不够重视,夜盲症也不能算是小毛病吧,刘耀文不禁皱了皱眉。
想出声说些什么,但又惊觉自己和宋亚轩的关系并没有熟悉到可以互诉衷肠的程度,又悻悻地闭了嘴。
宋亚轩盯着刘耀文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不由地笑了笑,刘耀文的思绪也被宋亚轩的笑声吸引。
刘耀文“这灯该换了。”
刘耀文摸了摸鼻子,宋亚轩似乎为了应和刘耀文点了点头。
两个人同行到达停车场,宋亚轩转身便直接开了车门,刘耀文定在原地没动,垂眸不知道想些什么。
宋亚轩“今天谢谢你。”
音落,他猛地一踩油门,车子如离弦之箭般窜了出去,迅速淡出了刘耀文的视线。刘耀文猝不及防地一怔,目光却依然紧紧追随着那逐渐远去的车影,直到它几乎融化在视野尽头。他的心忽然被一种难以言喻的轻快填满,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甜润了些许。
……
刘耀文刚到出版社,便听到同事细微的讨论声,说是集团召开了会议,已经差不多快两个小时了。
刘耀文眼神时不时瞄向会议室紧闭的大门,莫名的心揪。
而会议室内的气氛沉闷而尴尬,特辑清样被集团副总毫不犹豫地驳回,理由是“不够商业化”。
但宋亚轩却持不同的态度,选择在会议室内与集团副总硬刚,底下的人也扯了扯他的衣角。
宋亚轩“如果文学杂志只剩流量,不如直接停刊。”
音落,集团副总的脸色十分地难看,明显带着愠色,宋亚轩丝毫不惧他的眼神,态度异常的坚定。
最后是主编出来打圆场,宋亚轩是第一个出会议室的,周围的气压低沉地可怕,去茶水间时碰到了刘耀文,刘耀文正对着那份旧杂志发呆。
宋亚轩无声地叹了口气,疲惫地道。
宋亚轩“我当年的第一篇稿子,也是被前辈一句句改出来的。”
刘耀文抬眸专注地盯着宋亚轩,原来宋亚轩的严厉,只是怕杂志在市场上丢了最初的坚持。
刘耀文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无力又疲倦的宋亚轩,无精打采的神色却强撑着,刘耀文垂下眼。
在那之后,刘耀文暗中联系了特辑里的作者们,搜集他们的创作视频。他看到外卖骑手在路灯下奋笔写稿,修鞋匠的女儿轻声念诵着父亲写的诗。这些画面充满着生活的温度与创作的执着,悄然间触动着刘耀文内心深处某些柔软的地方。
宋亚轩看到视频的时候没有言语,却默默地动用自己的人脉,联系了几家独立书店帮忙推广。
特辑最终以“线上电子刊+线下快闪展”的形式推出,外卖骑手的《雨夜里的订单》成为爆款,网友们说“在文字里看到了生活的温暖”,集团至此不仅收回了停刊的决定,还追加了一笔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