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毕业那年,我没能顶住大城市的压力和父母的不断唠叨,回到了家乡那个十八线小城市做起了小职员。
从前不相信那些个前辈所言,他们说
无关人员“毕业之后百分之九十的人工作都与自己的专业无关。”
我不信。
不仅是因为寒暑假我去过大厂实习,更是在最后将大学生独有的那份放飞理想成为有志青年体现在极致,直到我现在坐在工位前发呆才明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是没有道理。我虽然不敢像他们那样说出百分之九十这种具体数据,但在我的社交范围圈内,还真没几个人的工作是与大学专业相关。
扯远了。
来讲讲我的小城市打工记?
与大城市不相同,同样一份工作同样的工资,我用自己的经历可以告诉你,十八线的小城市简直不要太爽。平常吃喝都在家里,没有额外的租房费用,节假日约上小伙伴出门转转,平常没事了陪陪父母。
我在家第三年的时候妈妈才对我说了实话,毕业那年吵着闹着让我回家乡,不仅是担心我会看上别处的男孩远嫁,更害怕我会一年回不了一次家,这应该是独生女家庭惯有的问题。
其实,妈妈害怕我不回家我是能信的,毕竟我没有兄弟姐妹,逢年过节只有老两口在家,确实会有些冷清。但担心我会远嫁,我想说,多虑了,她闺女还真没这种本事。
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了几波亲戚,是不常走动的那些。
亲戚嘛,就是一群见不得你好,就算你不好也要在你伤口上撒盐的只有在特定时间才会在你眼前晃悠一圈,然后让你不自在一整年的生物。
不巧,我三姑就是这么个人。
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不常关心我们家庭状况的,却对我格外上心。
从小学有没有得双百到初中有没有当干部、从高中有没有早恋到大学有没有得奖学金,比我亲妈都关心,实际上呢?就是个看笑话的。
本以为我大学毕业之后这人就不会再招人烦,没想到撒盐的技术随着我的年龄增长不断加强,离开了校园她不再询问成绩反倒开始操心我的未来,张罗我的婚姻大事。
这年,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五年,二十有七。单身、没房有车、存款不多。
我这人年龄越大脸皮越厚,面对一帮常年不见的亲戚也是懒得收拾,只是没想到三姑把心思打在我身上,硬拉着我说要介绍相亲对象。
她说四五个条件好的、长得好的、家里独生子的,我都没兴趣,磕着瓜子靠在沙发上就当是听相声。直到她说了一句话,我的思绪被渐渐拉远,耳边再没烦躁的声音,我直对上三姑的眼睛,轻眨了一下,却连呼吸都慢了半分。
她说,怎么上大学的时候,就不知道找个对象呢?
对啊,怎么不趁着上大学顺便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