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醒醒,该去巡逻了。”一个沉稳的男声响起。
而躺在床上的王白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抱怨道:“将军还没起,太早了吧?”而叫他起床的男人,叫做刘忠阳。刘忠阳见到他这分不爱起床,笑着说道:“将军已经在城楼下等着了。”“什么!你怎么不早点喊我?”王白日一下子跳了起来,连忙穿戴整齐跟着刘忠阳出了房间。
这里是豪山关,玄离王朝最重要的边关,没有之一。这里的守将是李孤月,一个喜欢坐在城墙上赏月的将军。天下人们,上到八旬老人,下至乳臭小孩,没人不认识李孤月的。这可是助张武一路北伐,建立王朝的大将军。五年前张武起军,年仅16岁的李孤月便参加了军队,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后被封为翎军将军,统领张武手下最强悍的军队,青龙铁骑。一支青龙骑军,灭了三个国家,为张武统一中原立下决定性的功劳。待到李孤月19岁时,在徐州收留了17岁的孤儿,也就是王白日。同年,在渭水,李孤月结识了刘忠阳,二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异姓兄弟。李孤月20岁时,玄离王朝建立,为了抵御实力强盛的北凌,张武皇帝,也就是玄离太祖派了李孤月镇守豪山关,今年李孤月21,未曾听闻边境有敌军来犯。
豪山关前。
一头长发扎成马尾的李孤月身着轻装坐在自己的坐骑龙溟上—一匹白色战马,性格温和。但在战场上就是一匹烈马,除了李孤月,没人可以驯服。
“白日,还是不爱起床哦。”李孤月笑着说,“人齐了吧?挂上帅旗,巡逻开始。”“挂帅旗!”刘忠阳喊。一面绣着金色弯月的帅旗被挂了起来,这是李孤月军队的标识,看见这面旗子,就知道是青龙骑军到了。
“将军啊,天天巡逻,也查不出来什么事,干脆不查吧。”王白日说道。“这可是豪山关,你能保证天天都不出事儿吗?”李孤月严肃地说道。确实,豪山关距离北凌太近了,一支普通骑兵部队只需要半个时辰就能到达。突然刘忠阳勒紧了缰绳,“吁—将军,有情况。”刘忠阳指指前方,一大片尘土被掀起。“今天可是来对了,忠阳,带了多少人马?”李孤月握紧了长枪。“二十铁骑。”刘忠阳拔出了自己的刀。“够用了,走。”李孤月拍马带着二十几人向着烟尘处赶去。
烟尘中,将近五十个身着铠甲的军士骑着战马向豪山关逼近,领头的将军突然看见了山坡上竖起的金月军旗,立刻停住了马,喊住了身后的将士。“金月军旗?李孤月?这里是豪山关?”领头的军士意识到自己到了不该到的地方。“那个赵隐不是说这边是凌云关吗?怎么是豪山关?”领头的将军顿时就发了怒。山坡上,王白日骑着战马出现在众人头顶。“来者何人?”王白日厉声问道,“不知道边关要地,禁止军装接近吗?”“在下康少云,北凌第二骑军军长,本是边关日常巡逻,不曾想到误入将军您的守地,多有打扰。”“哼,北凌怎么会让一个不识路的将领巡逻?”李孤月骑着龙溟不屑地说道,“方才你带着士卒掀起了大片尘土,根本不是巡逻该有的样子,反而有几分像突袭。想必是想突袭凌云关,结果走错了。”“这……将军……在下所言,绝无半点虚言。”康少云支支吾吾地说道。“哼,铁骑听令,一个也别放过。”
二十铁骑瞬间冲进了康少云的队伍里,血光在人群中迸射而出,马蹄不断的掀起尘埃,仿佛将天空都遮蔽了。康少云急忙调转马头,想要拼死一战,可是李孤月不会给他机会。李孤月指挥王白日和刘忠阳左右夹击,将康少云和军队隔离开,随后康少云的军队像失去了核心一样,开始散乱,被青龙铁骑杀的落花流水,一个活口都没留。康少云挥刀妄图一战,结果刀锋直接与王白日的枪尖碰撞在了一起,刘忠阳找准机会,一刀将康少云的头盔击落在地,王白日执枪横扫,将康少云击落下马,生擒康少云。“我军损失多少人马?”李孤月问。“九人。”刘忠阳回答。“将兄弟们尸首带回去,最高礼仪安葬。每人一百两银子送回家中。”李孤月沉声说道,“把他带回去,关进大牢。”
茫茫黄沙大漠中,只见一列训练有素的铁骑在缓缓行进。这里是豪山关,自李孤月镇守以来,第一次发现了敌人突袭。这是不是在暗示着时代的齿轮开始了转动?而李孤月一行人又该何去何从?没有人知道。也没人知道这大漠的土地上,会沾染多少殷红的热血。
……
北凌,皇城。
“什么?我军五十人在豪山关前被杀?”北凌的皇帝凌浩宗愤怒的说道,“岂有此理。传孙陆丘上朝。”
半柱香后,一位英俊的将军出现在皇帝面前。
“臣孙陆丘拜见皇上。”
“陆丘,我命你率二十万人马驻扎豪山关前,三日之后,若李孤月不出关谢罪,你便破关杀入玄离。如有人马不够,我自会派兵援助,一定把李孤月的首级取来。”凌浩宗怒声说道。“末将领命。”孙陆丘跪拜在地。
“肆倾,收拾行囊,即刻奔赴战场。”孙陆丘回到府中找到了自己的军师,号称天下第一奇谋士的张肆倾。
一个时辰后。
“将军,关外……”王白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孤月打断了。“我知道,我到要看看他北凌想要干什么。”李孤月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说道。
玄离王朝内。
“孤月他守卫边关,北凌犯我边关,如今还要孤月谢罪?荒唐!”张武皇帝愤怒的说道。“立刻派人传我圣旨,让孤月死守边关,必要时可以主动出击。别忘了,他北凌军中还有我的心腹。”
……
李孤月站在城头,望着城下的大军,竟没有一丝紧张,反而轻松的作起诗来:
“边关烽烟连城起,万里无云天色曦。孤月常在云中隐,千军血洒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