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赵隐就和泠璃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
“赵隐,快去快回,切勿多做逗留,我想信皇帝一定会派兵前来的。”李孤月说道,“泠璃,你此次回城,一定要把赵隐带住了,他很久没回去了,应该都要把皇城忘的差不多了。”“臣泠璃定不负使命。”泠璃开心的说道。“小姨,我不至于把整个皇城布局都忘了吧?”赵隐埋怨道。“行了行了,快点动身。”李孤月说,“一定要平安归来。”“是!”
把两人送走以后,李孤月登上城楼,静静地眺望着远处北凌军的驻扎营地。他清楚的看见,北凌军把军旗都竖起来了,不少士兵都已经列阵了,相信很快就要发动进攻了。“将军,这如何是好?”刘忠阳也早就登上城楼观察敌情了。“现在军中有多少人马?”李孤月仍然把手背在身后,不慌不忙地说。“大概三万铁骑,两万步兵,三千弓箭手。”刘忠阳说,“另外,赵隐临走之前说,北凌带了二十万大军,恐怕……”“有什么可怕的?昔年乌江一战,你我率五千铁骑,破数倍之敌,名震四方,如今他区区二十万大军,又有何惧?”李孤月说道,“传我军令,所有人披甲上马,磨好刀枪,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抵御进攻。有退一步者,军法处置。”“是。”刘忠阳作揖后便离开去传军令。
北凌军中,孙陆丘身披铠甲坐在军帐中,张肆倾轻摇手中折扇,一种淡然的气质从他身上展现出来。“陆丘,到时你直接率军攻打,怎么样啊?”张肆倾问道。“难道,有不妥之处吗?”孙陆丘问道。“我问你,李孤月手下的军队是哪一支?”张肆倾问。“青龙铁骑啊,传说无人能挡的第一骑军。”孙陆丘答道。“所以你要带着你整齐划一的部队,去正面对抗一支铁骑吗?”张肆倾说,“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一旦铁骑冲阵,你的步兵必将散乱,没有办法挥发出最大的战斗力。”“还请军师明示。”孙陆丘真切的问道。“你将军队分为两支,如果他的铁骑想要冲阵,一定会分为两支,这样一来,铁骑的冲阵实力就会被大大削弱,此时,你在派出北凌骑军,此战便轻而易举。”张肆倾说着便把折扇合上。“不愧是军师。”孙陆丘说,“传我军令,就按军师说的做。”
玄离。
“嚯,没想到玄离已是这般面貌。”赵隐骑在马上,发出了真诚的赞叹。“当初你离开的时候,玄离是什么样子的?”泠璃问。“时间太久,我也记不清了,总之不是这般光景。”赵隐还沉浸在玄离给他的震撼之中。
是啊,当年的玄离还是在满目疮痍时建立的。张武皇帝勤俭治国,努力发展经济,才铸就了如今辉煌的玄离。白天时,玄离街上车水马龙,到了夜晚,灯火通明,壮丽无比。
很快,在泠璃的带领下,赵隐到了皇城。
“在下赵隐,前来拜见皇上。”赵隐死都没想到,这批皇宫里的士卒是新的,并不认识自己。“赵隐,没听过。”士卒把两人拦住了。二人正一筹莫展之时,他们的救星出现了。“传皇帝旨意,特批二人进宫。”赵隐定睛一看,笑了出来。来的人是当年随李孤月征战川蜀一带的栾川。“赵隐,泠璃,好久不见,快随我进宫去吧。”栾川笑着说道。
在交谈时赵隐发现,栾川已是中郎将,皇帝的贴身侍卫。地位比李孤月还高出两级。
皇宫,张武皇帝就坐在龙椅之上。
“和谁俩摆架子呢?下来。”
这是赵隐见到皇帝的第一句话。
“啧,这是皇宫,不是宜春楼,我摆摆架子怎么了?”张武皇帝说道,“李将军在边关战事吃紧的事我已经听说了,朕打算御驾亲征,另外,把在玄离的二十万青龙铁骑全部调往豪山关,再派十万白虎步兵去往凌云关增援。”赵隐说道:“那感情好,想必此战定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