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了没?吃饭啦!孩儿啊,咋还不起嘞?夜黑你弄啥了?吃饭啦,该起床啦。靓女,快起身啦!迟左就无早餐食啦……”
熟悉的铃声拉开新一天的序幕,杨柳儿伸手关掉闹钟,打着哈欠从床上坐起来。整座城市万籁俱寂,只能听见隔壁宿舍队友浅浅的呼吸声。
她蹑手蹑脚地走进卫生间,洗漱完毕,背上昨晚睡前就已经收拾好的球包,小心翼翼打开门走出去。
天空还是一片深蓝,点点繁星和地面上的路灯交相辉映,偶尔能听到护城河两旁公路上传来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杨柳儿嗅着空气中迎春花的芬芳,睡意一扫而光。
她的目的地是训练馆。
下个月的多哈挑战赛是她到国家队后参加的第一场国家赛事,也是教练组遴选新秀的一场考验,她不想错过这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除了这些,杨柳儿还有个不能宣之于口的理由:那就是要让自己足够优秀,配得上那个男孩的喜欢。
可她不是第一个到训练馆的。
男一队球馆的灯亮着,王楚钦一个人专心致志地练着发球。他身上的衣服湿透了,鬓角淌着汗,显然是已经训练了许久。
杨柳儿看着他的背影,莫名地有些心疼。
人们大概只记得他张扬的样子,却没有想过他为那几分钟的释放付出了多少努力。
“早啊。”杨柳儿轻咳一声。
王楚钦讶异地回头,看见是杨柳儿,笑了,“是你啊,早!”
他们俩只是笑望着对方,没说什么,也无需说什么。杨柳儿指指女二队训练馆的方向,“我去训练了,回见。”
王楚钦微笑,“回见。”
不同的楼层同样的位置,两个人分别投入训练,用乒乒乓乓的击球声迎接黎明。道阻且长,跋涉的路上有人相伴,多么幸运。
王艺迪醒来没看见杨柳儿。客厅桌子上摆着许多零食,中间贴着张爱心便签。她认出那是杨柳儿的字迹。
“这丫头,翻墙出去还不忘给我带吃的。”她很少笑,但笑起来很调皮,逐字逐句念着便签上的留言,“‘大迪姐,为了早日成为和你并肩作战的队友,我去球馆训练了,不要想我哦——见零食如见人,柳儿。’”
王艺迪把便签收起来,洗漱完毕直奔训练馆,路过女二队场地时特意往里面瞄了一眼,果然看见杨柳儿在挥汗如雨。
“孺子可教。”她笑了。
这天清晨的偶遇仿佛成了一个约定。每天早上乒羽馆都是在王楚钦和杨柳儿乒乒乓乓的击球声中醒来。
女二队队内循环赛很快就开始了。
虽然面对的是朝夕相处的队友,杨柳儿还是有些紧张。她们之间太过熟悉,对彼此技战术乃至下意识的小习惯都了如指掌。正因为如此,才更加考验运动员的技术厚度和心理素质。
王楚钦训练间隙特意过来给杨柳儿打气,“刘指导要我在多哈挑战赛和新队员配混双。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杨柳儿摸摸胸口,那里挂着王楚钦送她的戒指。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