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作为汉朝的商业之都,自汉朝进入文景时期就已然繁华热闹,其间的名门望族除了为官也就以商业立足,在这众多名门中,桑家更因出了一个攻于筹算的后辈而在洛阳城中名声大振,也是受家学熏陶,那孩子6岁便能用算筹计算简单的加减乘除之法,八岁已能将筹算之方运用自如,到了12岁,他竟可以不用算筹仅在心里就能快速计算,这让桑家和他名声更盛,桑弘羊,这个名字已经在洛阳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据说竟都传到了长安。
-
很快长安真的传来一个消息:太子已经到了读经典的年纪,需要一个伴读,朝中有人推荐了桑弘羊。年芳十二便在洛阳大放异彩的桑弘羊自然是伴读的最佳人选,与太子年龄相仿,又足够聪明。长安的旨意下来,桑家忙准备起行装,遇吉日即出发。
但十二岁的桑弘羊又是否愿意呢?
-
桑弘羊又一次溜出前宅,奔向了家附近不远处的一处巷子,巷子不宽不窄直直通向一处宅邸,这宅邸已有些破旧,有几丛小草自残损的瓦片上冒出,这宅邸中所居的人家,家道中落,早已无力撑起房屋的维护,再加上两年前家中幼子害了病,家中又将仅有的积蓄全拿出来给幼子看病,哪还顾得上房屋。说这幼子的病,是请遍了各方郎中诊治也未有好转,一日重过一日,到了如今洛阳无人能医,家中却也再无钱医治了。
我一定会救你的!桑弘羊握了握拳头,将手中的钱袋抓的更紧了些,这里面是他攒了半年的月钱,这半年来他能省则省,新服不做、香烛不燃、贵物不食,但为了不让家中发现,他利用自己极好的数学理财天赋精心计算将日常的用度维持的滴水不漏,又去偷偷做了点小买卖,终于攒下了这满满一小袋的金子,应该足够给好友看病了!桑弘羊定了定心神叩响了好友家的大门。
-
一阵敲门声响过,很快来了开门人,是好友家中为数不多的感念老家主恩德而留下的佣人吴妈,吴妈看到来人心中有喜,念叨着“这下好了,小公子要开心了。”便在前面先行作了路引。跟随吴妈进入小公子的卧房,便见那房中的孩子老远就闻声坐了起来,已是欣喜的望着门口。
-
“义山,我来了。”桑弘羊见到好友,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床前。
“我昨天还提起你有几日没来了,不想你今天就来了。”今年同12岁的齐义山见了好友精神颇为振奋。
“我这不是来了。我今天来是有件事想说,额不,有两件事。”桑弘羊犹豫着。
“咳,但说无妨。”
桑弘羊递出了手上的钱袋:“这是我这半年攒下的,你别拒绝,府里没太多收入了吧,你的病不能再耽误了。”
义山看着好友,一时不知说什么,默默湿了眼眶,半晌才关心的问道:“这半年你都没添新衣服了吧,最爱吃的鱼白糕也没买吧,但怕也是绝不止这些了。”
“主要是试着做了些买卖,你别心疼我,我挺好的。”桑弘羊有些不自在,他确实半年没有吃爱吃的东西,买心爱的衣服了,“这钱你一定收下!不然我再也不理你了!”
义山沉默着没有再说话,桑弘羊接着说出了第二件事:“我想带你去长安看病,那里的郎中更多更好,一定能治好你!”
“我的身体怕是到不了长安……你别再白费力气了。”齐义山虚咳了两声,气息变得不太稳。
“不,我们可以的!”桑弘羊做最后的抗争。
齐义山没有说话,只微微的摇了摇头。
桑弘羊眼中的光芒闪烁了一下,终于猛的低下了头,边闭上眼睛试图阻止其中的液体倾泻而出,却不想它们纷纷流进了鼻子滑进了嘴巴:“难道,难道我就救不了你了吗?呜呜呜,阿山我不想你死……”
“弘羊,没关系的。我会一直陪着你的。”义山抚了抚桑弘羊的总角,许了句他自己也不敢相信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