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的警钟长鸣,引得诸位百姓纷纷请下手中的伙计,听着警钟被敲响了八声。
“这是宫里的贵人薨了……?”说话的这个人语气中有些不确定,“可若是贵人,却只有皇后才能鸣钟八响……”
那人的旁边站着另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我看那估计是林贵妃吧。”
那身材魁梧的男子应和着:“毕竟林贵妃如今的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后,更何况皇帝和林贵妃可是少年夫妻,当年也不知道为何并没有破立为皇后,如今想来应当是了。”
“林贵妃心肠极好,听说素来节俭,还请陛下多为咱们百姓谋利呢,贵妃娘娘还每年终岁会为百姓到永安寺祈福呢。”一旁的老妇人笑眯眯的说道,语气中尽是感念。
得到宫里的人确切的回答,诸位百姓纷纷下跪,以示诚恳:“惟林贵妃,愿在天之灵安!”
……
高楼之上,青年一袭玉白色锦衣,一头青丝仅有一根木簪束着,尽显慵懒美与破碎感。
青年开口,声中尽显清脆如玉碎:“你说,母妃在天之灵会不会觉得她为这百姓所做之事是值得的呢?”
“自然是会的,娘娘所做的一切均值得。”存巩看着身前的青年,语气诚恳。
楚九珂神色淡漠的看着高楼之下的芸芸众生: “好了,母妃的丧仪就在近日,便不要扰了母妃近岁的功德吧。”
*
城外,有一片早已荒芜的村子,其中的房屋里竟然传出了一道咳嗽声。
说话的人声音好听似黄莺,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心:“林姨,又何必要为了我做到如此地步呢?您的身子本就是因为生产而落下了病根,如今这一喝猛药恐怕真的伤及根本……”
“林姨所做的一切不只是为了你,更是为了整个姚池林三世家。我只愿这过去的一切,能够沉冤得雪,昭告天下以示我三家满门忠烈!”
女子本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就被那一个人打断:“可是——”
“晚意 ,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不是吗?”
“是——姑姑,晚意 受教了。”
*
次日早朝——
当朝律法有明令规定“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参考唐朝时期《唐六典》】
也就是说,每天参加早朝的官员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五品以下的官员如果有要事上报,便是呈报给自己的“上司”。
钟声响起,宫门打开,百官依次进入,而官员中若是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记录下来,然后再听候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缺席不到或迟到,也是要罚俸禄或挨板子。
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管御服的官员刚把翠云裘捧进宫廷。
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
蔽日的障扇被晨曦照临着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依傍着皇上的龙袍升腾。
百官行礼下跪:“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大太监公鸭嗓的声音尖锐的在整个奉贤殿中响起。
“奏请陛下,不知林贵妃薨逝的丧仪该如何办制?”礼部尚书侧身奏禀。
皇帝心累的说道:“以皇后的规格下葬。”
“这……”诸位百官左看看这看看那,不知道该如何反驳,“陛下,这怕是于礼不合……”
“那——林贵妃生前本应是朕的皇后,可若不是因为你们,又如何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皇帝想到这里,心里的气就越来越大。他这么说着,一边把桌上的砚台往下面砸去。
真的是,朕当个皇帝怎么这么累。
百官噤声——行叭,也怪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