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休整了七八日,大娘子和如兰昭兰她们才算是满血复活了,长桉也启程去阆州赴任了,大娘子为长栋请的先生也到了,因就在京郊,所以到的也快,虽不如庄学究名气大,但学识渊博,又有长柏时常教导,相信长栋的未来,也不会差
因搬了新居,趁着买仆人的契机,昭兰将早已经梅绛雪调教好的女使小厮们,都收入了府中,充当家里的护院,说来,这也是在舅母告诉母亲,会帮助她们脱离盛家后,她就开始计划了
那时,她买下了一百多名小厮和女使,带去了京郊,大娘子陪嫁的一处山林里,由梅绛雪负责教他们武功,以便日后保家人周全,平日里,只做府里的活计,也不会引人注意,如今总算是大功告成,这些人的武功,虽没有十分高强,但也比一般的护院强上许多
昭兰当即让一个稳重的文泽,去帮助长栋身边弱小的百草,长栋看着文泽一手就将书箱子拎了起来,做事也很勤快,用起来也放心,百草因轻松了一大节,对于文泽的到来,倒也没有排斥
香小娘也满身干劲的打理着长栋分得的财产,也时常去向大娘子请教,你来我往间,也增进了不少感情,姐妹俩人看着院中嬉笑打闹的姐弟们,满心都是满足且欢愉的
张岩松也通过了翰林院的考试,留院做了编修,英国公夫妇也信守诺言,来新宅提亲了
王若弗(大娘子)(不可置信的看向英国公夫人,眼皮闪了又闪)夫人莫不是在说笑,我家几位草席丫头,如何入了夫人的眼
英国公夫人大娘子也忒谦了,你教养出来的大姑娘,满汴京谁不夸一句贤德的,我家三郎,与五姑娘同窗多年,脾气秉性也都了解,咱们两家也算是知根知底了
英国公夫人我就喜欢五姑娘坦率真诚,待人又热忱,活泼又乐观,像个小太阳
王若弗(大娘子)(大娘子一直都知道如兰喜欢张岩松,只是将心比心,所以一直不太敢相信英国公夫人会喜欢如兰,也怕如兰走弯路,甚至劝过如兰放弃,可如兰相信张岩松不会负了她,那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
王若弗(大娘子)(心里一直很担心,又不敢与盛纮商量,怕盛纮一时脑抽说给林栖阁那位,只能和嫂嫂说说心事,嫂嫂劝她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用担心,还说如儿是个有分寸的孩子,不会做出有损清誉的事情)
王若弗(大娘子)(昨日听如兰说,英国公夫妇今日会上门提亲,担心得一晚上没睡着,如今见英国公夫妇开口提亲,又如此夸赞如儿,心还是放不下,一时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担忧,高兴的是如儿终于得偿所愿,担忧的是怕英国公府门第太高,如儿受了委屈,自己也没法为女儿撑腰,还是海朝云在旁边推了推,大娘子才回神)夫人过誉了
海朝云察觉到屏风后面的身影,天知道如兰听到母亲说几个草席丫头时,有多心急,要不是昭兰拉着,如兰都想自己出去答应了,她就怕母亲觉得英国公府门第太高,因无法护自己周全,而给拒绝了
海朝云对着如兰微微摇了摇头,得到大娘子眼神示意后,就对英国公夫人说去做饭,留英国公夫妇吃顿饭,按照习俗,这原是大娘子的活,只是此时已然分了家,公爹不在,就只有母亲陪着英国公夫妇,她出来做饭了
英国公夫妇见此也是喜笑颜开的,而张岩松,从屏风后那人出现后,目光就一直注视着,心里也是说不出的喜悦,看着她急于出来时,也很是担忧,父亲母亲虽不拘小节,但喜欢识大体的人,怕她出来,在父亲心里的印象就降了分,好在七妹妹拉住了她,见她因嫂嫂说去做饭,而停止了挣扎,恢复了平静后,心也渐渐回到了原地

渣作者古代婚礼程序讲究“六礼”。即:纳亲(提亲)、问名(问对方生辰八字)、纳吉(定亲)、钠征(送彩礼)、请期(确定婚期后先告知女方,征得同意)、迎亲(娶媳妇)。因地域差别,各地又大有不同,但实质大同小异。在碛口一带,自古流传下来大致有七个程序:提亲、相亲、定亲、送钱、娶亲、成亲、拜亲。
渣作者提亲一般选在上午进行(意喻蒸蒸日上),由媒人引路,男方家父母上门提亲,女方父母应酬(女儿不得露面)。双方在交谈中相互了解、权衡,一般以吃饭与否表达提亲结果
渣作者如男方对女方不甚满意,即谢绝进餐,婉言告辞;反之,女方态度则表现为敷衍了事,漫不经心,毫无准备做饭迹象,这时男方一般知趣而辞,意味着提亲失败。如彼此比较满意,在交谈过程中,女方母亲会悄悄退开,到厨房做饭,男方则欣然用餐,提亲就告成功。
渣作者相亲:提亲过后,女方也要择日在媒人的引见下登上男方的门,这叫“相亲”。女方主要看男方的家境、女婿的模样及居住环境等。男方则要张罗着炒菜、做饭,饭菜的主食一般是小拉面,意喻要把这门亲事拉住,如女方执意要走,就说明相亲不中;反之则说明相亲成功。
渣作者定亲:也称订婚。通过提亲、相亲后,婚事需要明确敲定了,这就有了“定亲”。一般定亲是要举行仪式的,定亲这天,女方家人众亲戚(俗成“七大姑八大姨”)集中到男方家,说是定亲也是认亲。男方同样由家人与本家兄弟等亲戚参加。饭菜一般是凉菜、热菜两种,主食是油糕(喜事席上不吃蒸馍,意喻带气的东西不吉利),席间,双方互相介绍各自亲戚。饭毕后,男方要根据女方不同的身份送些礼物,以示认亲。由于以前流传“嫁女未娶之前不得入男方家门”,所以定亲仪式上是见不到嫁女的。
渣作者送钱:也即送彩礼。定亲过后,男方根据儿女情况卜测良辰吉日,选定婚期。之后,由男方父辈及媒人带上聘礼到女方家。一是送彩礼;二是通达所定婚期,征求意见。如无异议,则轮到“娶亲”的程序了
渣作者但到了宋朝的时候只保留了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个程序,但是在宋朝浮现了一些新的风俗,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议婚时,开始有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相媳妇就是相亲,由男女双方约定一个日期,双方见面,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发髻上插上金钗,成称为“插钗”

渣作者最后解释一下,如兰为什么会担心大娘子会拒绝,因为之前她同大娘子说起的时候,大娘子由于自身的经历,也明白有个强大的娘家有多重要,当初大娘子议亲时,王老太太对大娘子说过,高嫁的女儿受了气,娘家都无能为力,将她嫁给盛纮,身后有她和老太师撑着,才不会受气,这些年,大娘子在娘家的帮助下,越来越好,才更明白王老太太的苦心
渣作者所以担心如兰高嫁,她没法护着如兰,一直很犹豫,所以没有给过如兰准信,所以如兰才担心母亲拒绝了,又怕母亲的拒绝,会伤了英国公夫妇的颜面,令他们不喜自己,所以没有考虑到自己就这么出去,是否合规矩
渣作者然后,我知道如兰议亲很仓促,但因为之前,专注写盛家纠纷去了,所以没有过多着墨,你们就当他们从小同窗,青梅竹马的情谊吧,而且只是议亲,后面会着重如兰昭兰的感情戏的,而且议亲后,见面也方便多了,不要介意哈

渣作者会员加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