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杰和吕夷简看过后,发现这份聘礼,并没有动用国库的一分银子,且国朝又没有前例可循,而且,明面上确实比皇后的聘礼少了几抬,所以让昭兰安心收下,毕竟,都送来了,再退回去也不合礼数
赵祺的聘礼是自己准备了一部分,乐安郡主准备了一部分,宫里皇太后和官家、皇后也赐了一大堆下来,才有如今这样的数目,听着舅舅和吕相的话,昭兰让舅母带着聘礼单子回了前厅,心里却有些犯嘀咕,她有些越来越看不懂他的做法了
其实,赵祺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想让京城的人,都看见他的欢喜,看见他对她的重视,这样以后才没人敢欺负她
事实也正如他所想的一般,京城的人,看着这一路的聘礼,一边感叹余杭郡王家底深厚,一边感叹余杭郡王对盛家女的重视
南星(昭兰丫鬟)姑娘,这是海大娘子整理出来的陪嫁女使名单
盛昭兰(昭兰看着嫂嫂列出来的名单,只觉头皮一阵阵发麻,之前在宫里时,乐安郡主曾当着太后娘娘的面向她科普过,郡王妃身边的规格,大致是管事嬷嬷六名、一等女使十二名、二等女使十五名、三等女使十五名、跑腿使唤的十名、针线浆洗洒扫的婆子二十名,这还不算赵祺的)
赵祺将这些女使婆子的事,都交给昭兰去选,他知道这些年郁嬷嬷帮着调教了不少人,加上昭兰自己培养的女使也不少,所以,与其从外面买些不知根底的,还不如全由昭兰的陪嫁里带,昭兰也知道赵祺府里清一色的全是小厮、护院,一个女使都没有,所以,想要将一应的人选都配齐,昭兰至少要陪嫁一百五十名女使、婆子
可任凭昭兰将新竹居的人全部带走,人手都依旧不够,所以昨晚和赵祺商量过后,决定并不按照其他郡王府的规格来(先减一半,以后,若人手实在不够,再行添置也行),赵祺也将之前庄懿皇后身边的两位管事嬷嬷叫了回来
海朝云昨晚紧赶慢赶的拟了一份名单出来,一共五十人,却个个能以一抵二,也算是补齐了人手,夜晚,大娘子将带着她为昭兰准备的嫁妆,来了昭兰的院子
盛昭兰母亲,这也太多了
王若弗(大娘子)多什么多呀,郡王的聘礼单子,你也看过了,若是不多备一些,以后怎么挺直腰杆(当年,她着实没想到赵祺竟是官家亲弟,还以为只是一个寻常宗室而已)
王若弗(大娘子)而且,这些全是这几年,你自己挣的,也幸好华儿有远见,跟我说,让你们自己去挣嫁妆,不然,我还真拿不出来这么多
盛昭兰(昭兰感动地依偎在母亲怀中)这不都是母亲教得好吗,我这赚钱的手艺,可都是母亲手把手教出来的
盛昭兰所以,昭儿有这满身的本事,母亲不用担心,我没银子花
王若弗(大娘子)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这嫁妆压箱底,还是越多越好,而且,官家去年才立后,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你的嫁妆,若是比皇后娘娘少太多,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盛昭兰(昭兰有些惊异,母亲这是要和皇后娘娘比嫁妆吗,随即明媚的笑了)皇后娘娘出自真定曹家,我们家如何比得
盛昭兰而且,都说财不外露,若是母亲准备得太多,难免让人眼热,起了歹心
王若弗(大娘子)(不赞成的撇了昭兰一眼)大喜的日子里,竟说些胡话
王若弗(大娘子)我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即便你是高嫁,这嫁妆也只多不少,你并不是靠着郡王养活
盛昭兰谢谢母亲
王若弗(大娘子)这里还有一些是你外祖母和舅母给的添妆

盛昭兰外祖母和舅母给得也太多了些,熙春妹妹也快出嫁了,该给她多留一些才是,给我做什么呀
王若弗(大娘子)这个都是母亲和嫂嫂对你的爱,而且,以后熙春的婚事,说不得需要你帮忙呢,再有,熙春结婚时,你不也要回礼的吗
盛昭兰(昭兰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外祖母和舅母的情,她还是铭记于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