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的底子是建立于燕北尚慎高原之上的,它的根基是关外的燕北八部与关内的燕北子民。少了谁在,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燕北,既防备不了北方柔然人的南下,也抵抗不了大魏的平叛。
从燕北世子燕洵发出长安后,燕北正式宣布了独立,一个戍边的苦寒之地独立于边境,时时骚扰大魏边陲。
大魏的平叛屡战屡败,燕北的势力越来越大,继而有了所谓的燕国出现,以诸侯国的身份行王国之事。
燕北的势力并不怎么庞大,它并不是大魏的对手,燕洵之所以崛起于世,是因为世家门阀的自保。伴随着魏家与赵家领头羊死去,其他门阀的势力一个个风雨飘摇,它们害怕自己步前者后尘,故而纵容了燕洵的崛起,借这头燕北狼提醒着魏帝,这天下不是元氏一族的天下,是门阀世家的天下,帝王只是它们的代理人而已。正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若是魏帝不懂得收敛的话,世家门阀们不介意借燕洵的手灭了元氏一族,随后再合力诛灭燕洵,扶持一个新的势力继续帝国的循环。(原著剧情,燕洵的崛起本就是世家门阀的棋,他在世家门阀眼里什么都不是,只是用来与皇权抗衡的工具)
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因为他们说门阀的代言人,是这世道最大的上位者,权力的游戏他们玩得比谁都好,棋子们总是玩不过棋手,这天到底是没有倾覆。
自长安出发,一路看尽大魏山河,襄王元彻的心跌宕起伏,恨不得将这万里山河尽数纳入眼中。
可惜,这并不容易,此时的元彻暂时还办不到。
尽管魏光死了,魏舒烨与魏舒游去了,魏皇贵妃也替女赴死,但这魏家的血还没有流干,它的主位依然为了某些人停留,只是暂时听从从小养在魏皇贵妃膝下的元彻而已。一旦正主出现了,这份最大的靠山就会出现崩溃,唾手可得的天下失之交臂。
元彻好恨,他真的好恨,为什么自己努力了这么久,依然动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它依然属于那些废物。
或许那时候他该斩草除根的,魏舒烨死去的一瞬间不该让元淳带走他的尸身,让魏家最大的秘密从指缝间溜走,魏家人日复一日地等待着那个死去的元淳归来。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元彻知道这是魏帝在逼自己。那个狠心的父亲害怕死亡,所以通过权力逼迫自己去替他寻找续命的办法。拖延时间的办法不起作用了,魏帝已经绝了寿终正寝的可能,若是他真的不在了,这些年的绸缪全都落了空,元彻如何可以甘心。
“淳儿,你不该如此的。既然都死了,那就安分守己地活下去啊,为什么要再次冒头。我放你走,而你却想要我的命,竟然收留文珊这个贱人。父皇对你们赶尽杀绝,母妃对我有养育之恩,你不要这样逼我好吗?七哥真的不愿意杀你”。
成败在此一举,魏帝在修改遗诏前不能死,元彻只能亲自来这个冰天雪地里,求一求自己的亲妹妹,他那即将绽放的一生不能就这么凋谢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