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在政权里是最高位的共主,成为象徵正统的称呼。天子在古代政权里的爵称,按《孟子.告子上》的说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天子本应该是天爵与人爵合一的爵称,但可惜后世不少人得了天爵而弃人爵。周朝时候“王”作为天子的最高尊号,下有公、侯、伯、子、男等级的爵称。战国时代由于礼乐崩坏天子权威沦丧,诸侯纷纷称王号,即使如此,此时天子仍被众诸侯称为天王。秦始皇创立皇帝的名号后,汉朝沿用皇帝名号做为天子的最高尊号,下有王、公、侯、伯、子、男等级的爵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沉浮于宫廷前朝多年,元飏懂得了太多的道理,他记得的事越来越少,只有这些该死的繁文缛节始终缠着不放,提醒着他这世道的不公与残忍。世界是需要信仰的,元飏确信这一点,他愿意为了这个愿望去争取那求而不得的公道,赋予那个不得不远离的亲人一份迟来的正义。
带着那份文珊从雪狼谷带回来的礼物,挂着大魏太子身份的元飏一步步朝着大魏的核心走去,他想给那个人一份安宁,以弟弟的身份证明自己长大成人,不再需要她担忧,而自己也可以在千里之外帮助她。
宫里多的是可怜人,住的时间越久越容易找到抱团取暖的人,没有谁愿意在人吃人的世界孤独终老。
停在殿外等了许久,大魏第一宠妃兰淑仪主动迎上去劝诫:“飏儿,本宫知道你心疼元淳公主,但你应该明白提及此事意味着什么,陛下恨她,这只会让你的处境更加艰难。没了陛下的庇护,元彻这个伪君子杀你易如反掌,你没必要为了个死去的皇姐赌上性命,活着不好吗”?
“淑仪娘娘,有些事明知道会付出什么代价,我们一样要去做。你为了替十五弟报仇要杀楚乔泄愤选择帮我,而我一样可以选择为皇姐讨一个公道赌上一把。活着一辈子总要图点什么,皇姐说得没有错,一辈子没个盼头跟白活没有区别。更何况不扳倒那些人,我们也活不长久,元彻想做皇帝就必杀我们,宇文玥与楚乔想实现梦想必将叛国,燕洵想复仇必须要灭掉大魏。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父皇龙御九天,这宫里谁也保护不了我们,殉葬大概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宫里的规矩谁不懂,元飏相信兰淑仪明白自己的意思,他们从来就没有明哲保身的资格。从卷入大魏帝位之争开始,这条命就被拿来赌,谁也逃不出厮杀的宿命。
始终是怕死,兰淑仪难为情地询问:“那我们有几成活下去的机会,飏儿,我只求安享富贵而已”。
“淑仪娘娘,如果我活着走出来的话,大魏未来的太后说不定就是你,如果我出不来,还请您将我葬在母妃的陵寝里。我不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地下那么黑,只有母妃才不会嫌弃我怕黑”,主动对着比自己大十岁的女人跪下行礼,元飏做出了选择,他想要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