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花园内,乐师轻击铜钟,发出几声脆响,音色如泉水击溅山石般清雅
文质彬彬的魏国学者们,怀揣简牍有序地进场,却被一位行色匆匆的官员冲撞
魏国学者“伊军师?你也是来听礼乐的吗?”
伊紫“城之将破,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夫子在何处?”
魏国学者“哦,您问夫子?他就在里面————”
伊紫远远望去,大夫端坐在高台之上,恰与学生谈及书中有趣的内容,脸上还维持着温和的笑意
伊紫避开黑压压的人群,疾步奔向他
————————————————————
魏国大夫“何事匆忙?”
伊紫“夫子,快停下讲学罢。”
伊紫“如今城池即将被攻破,应尽快谋取生路啊!”
魏国大夫“怎会?你上回大摆“空城计”,令敌军主帅退兵十里,秦军怎么又去而复返呢?”
伊紫“秦军主帅身怀移山填河之怪力,可随意更改地形,仿佛立于不败之地。”
伊紫“诡计能令秦军退兵一时,却不能退兵一世!”
伊紫“更何况他们切断了城外的水源与粮道,我们如何能守?”
伊紫“与之周旋一个月已是强弩之末,为今之计,还请您速速弃城,携周礼书前往洛邑避难!”
听见战事不利的消息,学者们一片哗然
大夫眉头紧皱,抬手示意诸君安静
魏国大夫“莫要过于忧虑,郭将军已前往国都借兵了,只要援兵一到,便能解围。”
伊紫一听,借兵?
大战当前,兵力自是调往富饶的城市和边关要塞,自己所在这贫瘠小城,当是能弃则弃,或许还能向秦国卖个人情
恐怕锅包肉凭借当外交官的经验,费尽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也难以向魏国国君借到一兵一卒!
但大夫的眼神仍有期盼,伊紫即便忧心忡忡,也始终不忍说破这道理。。。。。
士兵甲“报!瞭望台传来消息,秦军在城外平原扎营。”
士兵乙“报!城中粮水告急。”
魏国大夫“唉,伊军师,你一向善于筹谋,岂会令吾与子民落得如此境地?”
伊紫“我。。。。。。”
伊紫“夫子请听我一言,远水救不了近火,与其等待援兵,不如尽早自救!”
伊紫“我已拟好万全之策,夫子先行,而后再分批撤离百姓。”
魏国大夫“不可,必须优先撤离典籍和百姓。”
魏国大夫“这些都是珍贵的礼乐典籍,万万不可落入粗鄙狡诈的秦人之手啊!”
魏国大夫“百姓固然要带走,城中的典籍也得带走!”
伊紫“啊?可属下拟定的撤离方案,并未考虑典籍。。。。”
魏国大夫“哎呀!伊军师糊涂啊!为何不将典籍摆在第一位!”
魏国大夫“若典籍不能带走,吾宁可受困城中,与典籍共亡!”
伊紫“可是,生死存亡之际,人命岂不比书籍重要?”
伊紫“若执意带上厚重的书简,无疑会拖慢行军,属下担忧会被秦军追击。。。。”
伊紫“我认为,您只需带上周礼书即可。。。。”
一卷简牍毫无征兆地飞来————
魏国学者“呃唔————我的头。。。。。。”
魏国大夫“哼,伊军师糊涂,难道你们也跟着糊涂吗!”
魏国大夫“还不快来收拾典籍,准备装车!”
魏国学者“啊,是、是!”
大夫从座中起身,跑去拿架上的竹简
他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疾走之时,宽大的衣袍差点将他绊倒
在大夫的指挥下,学者们也抱着一箱又一箱的竹简,慌张地朝广场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