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皇上夜宿永寿宫。这日,甄嬛正陪皇上下棋,浣碧在旁侧伺候,皇上瞥了一眼,穿衣者浅藕荷绸白玉兰纹茜雪纱旗装,虽不似那日明丽,倒也清秀。
皇上你是浣碧?果郡王的人?
浣碧闻言极其扭捏,瞬间涨红了脸,小心翼翼回答:“奴婢是浣碧。”
皇上见粉白脸上泛着红晕,尽显小女儿之态,不由心情大好,冲着甄嬛笑到:“择个吉日,尽快把婚礼办了,朕怕老十七等不及了。”
甄嬛顺水推舟道:“王爷身份尊贵,浣碧只是臣妾的丫鬟,只怕身份上还有诸多不便。”
皇上喝了一口茶,接话道:“无妨,抬个身份便好。京城里多的是皇亲贵胄,想是多个女儿也不是什么难事。”
皇上见浣碧立在一旁,戏谑问:“你想做哪家的女儿?”
甄家!浣碧心里想了一百遍的家族,但此时克制住了心中冲动,规规矩矩跪下:“奴婢不敢造次,但凭皇上、娘娘做主。”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甄嬛提议:“浣碧自小与臣妾情同手足,不如就认做臣妾的妹妹吧。”
皇上如此甚好,赐姓甄,为四品典道甄远道家二小姐。
甄家二小姐!终于成了堂堂二小姐,可以名正言顺叫爹了。浣碧鼻子一酸,不想眼中泛起了点点泪花。对上甄嬛视线的时候,浣碧赶忙谢恩:“奴婢谢皇上恩典。”
入夜,永寿宫暖阁中。
甄嬛看着内务府送来的名字,问浣碧:“你想要哪一个”。
浣碧看着乌檀木的托盘上,带金大红纸上有三个拟好的名字,分别是隐、乔、沁。隐,不彰不显,上一世要隐的事情太多,但又并未如愿隐去,最终事与愿违,落了个天下皆知。
见浣碧犹豫不决,甄嬛问:“是不喜欢吗?不喜欢就叫内务府再拟”。
听闻此言,浣碧双膝下跪:“奴婢,奴婢,可否请甄大人赐名”。
甄嬛也好,认祖归宗,让父亲赐名也是应该的。
不日,甄家的回帖便递进了宫中。
甄嬛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写着两个字:玉嫣。
“嫣然一笑百花迟,嫣字,巧笑倩兮,”甄嬛若有所思地说:“父亲希望你而今往后一笑嫣然”。
末了,又抚摸着浣碧的鬓发,嘱咐道:“往后你就是甄府二小姐了,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身份。”
浣碧奴婢记住了。
第二日,内务府选定了吉日,腊月初八。内务府原话是:万事皆宜,千般吉愿。
细细算算,还有两月有余。
又到了满地菊花的日子,皇上命人送了不少珍贵的品种。
浣碧搬了一盆墨菊摆在屋内,正待出去,遇上了请安回来的甄嬛。
甄嬛带来了一个消息:“皇上恩准你从甄府出阁,效仿民间。你收拾下东西,三日后甄府会派人在宫门外接你。”
浣碧有点不知所措,就要离开娘娘了,两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分开过,而今娘娘没有自己服伺会不会不习惯。
甄嬛见此情景,心中猜到几分,拉着浣碧的手打趣道:“这段时间正好跟爹相处,以后可没这机会了”。
浣碧可是,娘娘,奴婢不忍离开娘娘。
“这是哪里话,你也不能陪我一辈子。何况此次安排,你也是为了我。”甄嬛柔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