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珍妃传
41
这次的男猪脚是个侍卫小哥哥,据说是个蒙古族的帅气小伙,刚入宫当值没两天就被太后一眼从人群中挖掘了出来。
然后成了西太后这个老妖婆的又一个入幕之宾。更别提前文的小梦莲,还有前朝的荣禄了,哎呀,简直一箩筐啊。
太后老佛爷一向最喜欢翡翠了,小德子跟我说那翡翠里成色最好的叫做帝王绿呢。
我想了想,这名字真是有意思啊,帝王绿,帝王绿,帝王头顶特别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哈哈哈。
咸丰大大,我鞠躬!
吐槽归吐槽,那侍卫小哥哥我倒是没见过,也好奇,听别人八卦,说他长得很是帅气呢,嘻嘻,宫里的男人,除了皇上,就是太监和侍卫了。
太监嘛,怎么说呢,白白净净的,年纪小的倒也有模样可人的,但上了年纪的老太监就,心肠好的倒还行,客客气气的,对我们也很照顾,有的就特别讨厌,总感觉神情扭曲,我一见到就很难受。
侍卫小哥哥们,哈哈,别说太后了,其实我也挺喜欢的呀。总算是紫禁城里的正常男人了,且大多御前侍卫的家世也都很不错呢,养尊处优长出来的,不仅仪表堂堂,而且也很有礼貌(这个也是必须的,在紫禁城里失礼约等于找死。)
我之前就很喜欢有一个在养心殿大门口站岗的小侍卫,逮着机会跟他聊了两句,乐得我嘴巴都快裂开了,结果被皇帝小哥哥远远看见,气得他跟我冷战了半个月。还把那个侍卫给调去冷宫看大门了。
我哄了他足足半个月才好呢。
“小哥哥,珍儿错了,不要吃醋啦。”
他扭头不理我。
“皇上,珍儿知错了,不要生气啦。”
他转身不理我。
“皇上,珍儿是真的很喜欢那个小侍卫啊,我觉得他真的好帅啊!”
皇上突然转了身,一把搂着我转进了卧床里。
哈哈哈。
“你胆子也太大,连我也戏弄。看以后被太后知道了,怎么发落你。”
皇上一边教训我一边伸手刮我的小鼻子。
“嘻嘻,太后也喜欢侍卫小哥哥呀。”
皇上立刻沉了脸,“不许浑说。”
我随即伸手环了他的脖子,撒娇道,“好滴,老公说啥就是啥,宝贝乖乖听话。绝对不忤逆我的夫君。”
“饱了就这么乖了。”皇上笑嘻嘻逗我说。
我仰着头,又害羞又厚脸皮的说,“嗯呢,只有皇帝小哥哥才能喂饱珍儿呢,其他人都是过眼云烟啊云烟。”
别的不说,我跟皇帝小哥哥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和谐的,毕竟,如今这后宫,隆裕那个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姐姐瑾嫔那个身材,简直了,烘托的我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啊。
所以皇帝小哥哥的眼里也只剩下我这个小丫头了。
侍卫小哥哥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我和皇帝小哥哥的关系,但是却终究成了我在紫禁城里的一道劫难。
但却不是那个被调去冷宫的侍卫,是太后那个隐秘的男宠。
一次晚宴,中途我要去更衣,只带了春华陪同,走到半路途径御花园的时候,我听到假山里面有些响动,好奇心起,便蹲在草丛后面偷看。
春华不敢大声,也只能跟着我一起偷看。
这下不得了。目光找去,却原来是一个侍卫小哥哥正在假山里面和一个姑姑做羞羞的事情。
那个姑姑分明就是老佛爷身边贴身服侍的锦屏,每每在我们面前正经的不得了,我脸上的粉略厚了一点也要骂我的。
如今却衣衫半褪,揽着一个侍卫小哥哥,在那里,哎呀哎呀,简直了,我又想闭眼,又想继续多看两眼,心里好纠结。
春华轻轻拍了拍我肩膀,我扭头,看她脸色潮红,哎呀,不好,她可能有点反应了。
我忍了忍,默念口诀,气沉丹田,固本守元。稳住仙根,不动凡心。保持了清醒了头脑,然后悄悄站起身拉着春华一路小跑回了宴席。
太后还是端坐着,身边确实不见了锦屏姑姑。我心里忐忑的很,拿酒杯的时候,手抖啊抖啊的,皇帝小哥哥疑惑的很,望着我直眨眼。
我勉强笑笑,心里还没有想好这事儿该不该跟他说。
这一天天的,我真是为了紫禁城里这些人操碎了我这颗小心脏啊。
晚宴结束的时候,锦屏姑姑又冒了出来,整个人容光焕发,跟刚喝了补药一样。
仍是平常的模样,非常恭敬,细致的伺候老佛爷,只是临出门的时候,老佛爷吸吸鼻子,皱着眉头说了句,“怎么有股子怪味儿。”
我没忍住,一口绿豆汤差点没呛着。心想,那可不,好长时间,能没点痕迹吗。
三天后,锦屏姑姑的尸首被发现漂浮在御花园的荷花池里,头朝下,捞上来的时候,据说脸像个馒头般大,应该是生前被打过脸。紫禁城里的规矩,打人不打脸,这是犯了多大的错,能被打成这样,就是不知道她的死,究竟是自戕还是被害。
我听说此事之后,心里惴惴不安,最后还是决定把那天和春华看到的事情埋在肚子里,不告诉任何人。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埋了。但春华却没有。
正是她将那日的事情偷偷告诉了老佛爷的另一个贴身宫女,婉荞姑姑,锦屏姑姑才遭了灾。
然而那个侍卫却没有被惩罚,老佛爷仍旧是隔三差五的偷偷将他传唤到储秀宫侍寝,这些宫闱秘事,我虽然也八卦,也吐槽,但隐约的,我还是挺佩服老佛爷的,她凭一己之力,将整个大清朝的后宫,搅了个天翻地覆,可称为清宫第一人。若是先祖皇帝们知道了,怕是个个要被气活了。
真是给我们女人长脸啊,我深深的吐出一口长气,尽管她常常骂我训我折磨我,但我还是有些小小的佩服她,自古以来,总是女人服侍男人的,慈禧太后,这个一代妖后,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老妖婆,凭一己之力翻转了这个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