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朱元璋便让近侍李桓前往东宫,通知朱标去大本堂一起去看看众位皇子皇孙的功课
东宫
此时朱标正在陪朱雄英用着早膳。
朱标英儿,你用完早膳,就先温习一下昨天的功课,等我处理好北伐的事情,就去考察你的功课
朱雄英是,爹爹,那孩儿就先告退了
随即朱标便来到书房处理奏折,却没想到半盏茶时间后,元宝便通知他徐妙云来了
随即只见身穿月白色花袄的徐妙云,拿着食盒走了进来
朱标妙云妹妹
徐妙云我做了一些糕点来给殿下尝尝
朱标好啊,说起来,我也许久没尝过你的厨艺了
随后朱标便拿起了一块糕点尝了起来。虽然眼前人,不是第一次吃自己做的糕点,但自己还是很期待
徐妙云殿下,怎么样
朱标甚好
随即,朱标一把拉过徐妙云,让她坐在了自己的怀中
徐妙云殿下
被他的动作惊了一下,反应过来后, 徐妙云便伸出手,搂住他的脖子
徐妙云对了,我刚才观察殿下,似有愁苦的表情,可否跟妙云说说
朱标也没什么,只是担心舅舅的安危
徐妙云永昌侯大人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说完,便看见元宝推门走了进来,见此,徐妙云连忙从朱标怀中,站了起来。而元宝立即转过身子,打了自己一巴掌
元宝殿下,我什么也没看见,您继续继续
朱标元宝,怎么了,这么匆匆忙忙的
元宝回殿下,李桓公公来了,现在正在正厅呢
朱标那还不快走
元宝是
话落,众人便赶往正厅,来到了正厅后,他们就看见坐在一旁喝茶的李桓
朱标李桓公公,可是父皇找我有什么事
李桓回殿下,正是,陛下命你现在去大本堂,一起考察各位殿下的功课
朱标那咱们现在就走吧,妙云你和我一起去吧!
徐妙云我就不去了,我回府还得监督妙锦临字呢,我就先走了
朱标没事,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随后,众人便来到了大本堂,就看见站在那里的朱元璋,朱标见此,连忙的迎了上去
朱标拜见父皇
朱元璋老大,跟咱来
随后便带着朱标来到了大本堂门口
朱樉(秦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邪无,不思无邪,子曰,:吾十而五学之志于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宋濂见朱樉将论语,背的如此模样便来到朱樉身边用戒尺打了几下,而门外的朱元璋听到自己儿子的痛呼声,也跟朱标抱怨道
朱元璋他怎么又打起老子儿子啦,哎里个老匹夫
朱标宋先生
听到这朱元璋便没了脾气
而在大本堂里面宋濂又叫提问起了晋王朱㭎,而朱㭎成功得背诵了出来,当宋濂想继续提问朱棣时,却发现朱棣没在大本堂里,朱元璋听到没有朱棣得动静时,就连忙走了进去,而众人也连忙跪下行礼
朱元璋我家老四呢,老四哪里去了
朱棣正在树上逗着小鸟,这时有人来寻他,他也连忙来到了大本堂
等他到了大本堂时看见朱元璋后,连忙跪下来,却不想朱元璋一言不发,朱标为了不让朱元璋训斥他,就连忙开口说道
朱标老四,你去哪了
朱棣(燕王)秉太子,臣弟背书去了
听到这朱元璋就从侍卫那里拿来了一炳金锤,掂了掂重量,发现非不合适,就扔下了它,又拿起方才宋濂鞭打朱樉的戒尺,不知想起了什么,就又放下了手中的戒尺
朱元璋背书去了,你都敢骗起你老子来了
朱元璋你背书都背到大本堂外面去了?
朱棣(燕王)禀父皇,先生说要背书,又没说一定要在这里背
朱元璋好啊,行啊,背书去了,是吧
朱元璋来来来,那你就被来听听,告诉你,背好了则罢,背不好,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说完朱元璋就坐在了方才宋濂坐的地方,而台下的朱棣则开始了背诵
朱元璋你这小脑瓜还
随后朱元璋就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他好像被他的儿子算计了
朱元璋来人
朱标父皇,君无戏言
朱标怕朱元璋惩罚朱棣,就连忙出来求情,而随后众人闯也跟着一起求情
朱元璋好了,你们继续上课吧,我走了课吧
而随后朱元璋便带着朱标来到了御书房,一到御书房朱元璋就告诉朱标打算和徐家联姻的事情
朱元璋怎么了老大
朱标让儿子娶妙云自然是愿意的,可是徐叔叔会同意吗?
听到这里朱元璋就笑出了声
朱元璋你徐叔叔听到和你联姻,想必他会尾巴翘上天去,咱已经让李桓去叫你徐叔叔了
坤宁宫
只见朱元璋和徐达在桌旁商量北伐的事宜,随后马秀英便端了一盘烧鹅上来
马秀英天德专门为你做的,烧鹅
朱元璋来吧,天德。你不从小就好这一口吗?
徐达承蒙陛下赐宴不知多少回了。而皇后娘娘亲手做的烧鹅,这么多年就吃过三回
徐达至正十七年,陈友谅进犯应天,陛下要臣与开平王九华山设伏送行之际,陛下谕臣此役九死一生,这是臣第一次吃到皇后娘娘做的烧鹅
徐达至正二十五年,臣带兵伐张士诚,陛下谕臣,此战若胜,江南从此那是第二回定奕,
徐达吴元年,陛下让臣与开平王率二十五万大军伐大都,那是第三回
徐达如今,这是第四回,让臣统兵北伐是昨日朝会议定了的呀,陛下这次。您又有什难事需要臣去做的啊
朱元璋天德来
徐达你先说
大本堂
朱樉(秦王)哎,你们听说了吗?父皇打算让大哥娶徐家大姑娘呢
朱棣(燕王)大嫂故去多年,大哥也该再娶一位了。
朱岡的确,据我所知,徐家大姑娘通读经史,而且英儿和老十二也常常念叨,看那架势,早把徐家大姑娘当做未来娘亲和大嫂了
朱㭎话落,朱棣便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朱棣(燕王)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大哥的心意
朱樉(秦王)什么意思
朱樉和朱㭎闻言,相视一眼,一起看向他。看着疑惑的两位哥哥,朱棣调了调姿势,小声开口
朱棣(燕王)这也就是你们,换个人我都不告诉他们,你们想啊,为何英儿和老十二,把徐家大姑娘当做未来娘亲和大嫂啊
朱岡你是说…
没等朱㭎话说完,就传来宋濂的咳嗽声
“三位殿下,要不臣退下,你们尽情聊如何”
闻言,三人急忙拿起书,正襟危坐。只是朱樉和朱㭎,心内还在消化朱棣说的事情,打算等下课之后,在仔细问一问
坤宁宫
徐达什…什么?结亲
听完朱元璋的打算,徐达惊的站了起来想了想眼前人的儿子里,那一个个的德行,心里在想着推脱之法
徐达不知大哥…是看中我家哪位姑娘了
朱元璋“咱听说你家大姑娘有‘女诸生’的名号,又是个贤惠明理的”听着朱元璋夸妙云,徐达脸上与有荣焉“当然,我家老大你也是看到大的,虽然比你家大姑娘大了那么一些,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是不是”
朱元璋说的热闹,徐达脑袋里‘嗡’的一声,看了看一脸笑容的马秀英,又看了看还在说的朱元璋,小心翼翼的询问开口
徐达等…等一下,大哥,你说的是让我家大姑娘和…太子
朱元璋啊,怎么了
见徐达如此,以为他不同意,不过复一想,谁家才及笄的女儿,愿意嫁给快而立之年的男子
马秀英天德啊,咱们知道,这件事,或许会委屈了你家大姑娘,但是你放心,标儿会以嫡妻之礼,迎娶她过门
徐达感觉,自己一定是还没睡醒呢,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呢?自家大女儿要嫁给太子,还是以嫡妻之礼过门,这真是…太好了啊
想是如此想,敛了敛心神,想努力克制脸上的笑容,但只是徒劳
徐达大嫂言重了,什么嫡妻之礼都不重要,这件事,你们和太子是不是再商量一下,不合适吧
马秀英合适合适,只要你点个头,咱们今天这件事就定下了
朱元璋你没看见,他那嘴都快合不上了,他能不乐意吗
徐达嘿,你要是这么说,我还不同意了,你还能强抢不成
朱元璋强抢怎么了?咱要是下圣旨,你能奈何
徐达见他如此的无赖模样,伸手指了指他,半天也没说上话。马秀英见此,立即开口解围
马秀英“天德,来,坐下吃鹅,他就是那么个臭脾气,别理他”见徐达坐下,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才继续开口“那这件事,咱们就说定了”
徐达闻言点了点头,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其实徐达也就那么一说,这件事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除非他是脑子进水了,才会拒绝。这要是自家大女儿嫁给太子,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